
“医院的儿科分得那么细,有没有专门为老年人健康服务的医院科室?”国家卫生健康委等8部门2019年发文明确,有条件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近年来,多地加快建设这一学科。
老年医学科缘何重要?如何推动老年医学科快速发展,让更多老年人老有所医、医有所靠?
老年医学科快速发展
在山西省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病科病房,护士长刘家蓓正在为94岁的杨家鸾老人做骶尾部的皮肤伤口护理。家属谷女士说,不久前老人摔倒骨折,做手术后住进了老年病科。
“老人年纪大了,隔三岔五就有些小毛病。在这里不需要在科室间跑来跑去,很多检查在床边就做了,很方便。”谷女士说道。
老年医学科具体是什么科室,可以诊断和治疗哪些疾病?
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老年医学科主要收治患老年综合征、共病以及其他急、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老年医学中心主任医师袁益明介绍,老年医学科是集老年临床、老年预防保健、老年康复为一体的特色专科,从心血管疾病到阿尔兹海默症,从睡眠障碍到营养不良……针对多种老年综合征进行临床诊疗护理、预防指导及安全预防。
截至2023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接近3亿,占总人口比重超过20%。由于人均寿命延长,老年周期也随之拉长,老年医学科需求旺盛。
近年来,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利好政策推动下,老年医学科迎来快速增长。“以我们科室为例,我的门诊一个月就诊超过 300 人次。”袁益明介绍,作为国内最早成立的老年医学科之一,该院老年医学中心目前有约300张床位,几乎没有空闲时,去年科室住院量约4000人次。
发展面临哪些瓶颈?
当前,老年医学科发展仍面临一些瓶颈。多地老年医学科医生坦言,一些老年患者的传统就诊观念还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老年患者经常是在专科挂号解决不了问题,或不知道挂哪个科时,最后才挂老年医学科。
“与专科医生相比,一些患者对老年医学科医生信任不足。比如,老年医学科医生一般不建议老年患者同时吃多种药,但患者未必认可,因为这些药是不同专科医生建议服用的。”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三医院老年病科主任黄丽红说。
有专家表示,一些二级及以上医院并未设置独立建制的老年医学科,存在挂靠于中医科、康复科、心血管科、神经科等科室的现象。
目前,一些基层医院引进老年医学人才仍存难题。一方面,是因为老年医学科的工作较为综合,对医生全科能力要求较高。另一方面,老年医学科医生的收入相对较低,发展空间仍存局限。
“目前医保实施单病种打包付费,但来我们科室住院治疗的老年病人往往有多种疾病。比如一位老人患有三种疾病,而医保只能按一个病种付费,这和老年医学的整体诊疗理念是不匹配的。发展老年医学科,仍需具体政策、专项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一名业内人士坦言。
完善评价体系,加强人才培养
多位业内人士呼吁,发展老年医学科,需要进一步完善医疗评价体系、人才培养模式。
在袁益明等业内人士看来,单病种管理的常规路径不适用于多病并存的老年人,应建立与老年医学科发展相适应的医疗评价体系;同时,鼓励医疗机构打造老年医学多学科协作团队,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多病共治模式。
专家建议,老年医学科建设应当有标准规范的设计,并建立督导制度;制定一套老年病的评估机制和管理流程、方案,规范老年患者临床诊疗,合理管理用药,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
“希望能对照儿科医生的政策,加大对老年医学科医生的政策支持力度,如在收入分配、职称评定等方面,完善相应激励措施,吸引更多人留在老年医学科。”吉林一名老年医学科医生说。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