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赵振廷)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计划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重点专项“超临界二氧化碳太阳能热发电关键基础问题研究”项目顺利通过国家自然基金委组织的项目绩效评价。
近年来,超临界二氧化碳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作为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和高灵活性等优势的技术路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受到产业界的广泛关注,但在高温粒子吸热器、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机组,以及系统集成等方面,科研人员仍处于探索之中。研究团队经过长期技术攻关,成功解决了高温吸热设计问题,建立了聚光太阳辐射在柔性不连续颗粒流内的时空协同吸收、转换和传热机理。研发团队就相关技术成果提交了专利申请。
此次重点研发计划通过验收,标志着我国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运行,这将有效推动我国“低成本—高效率—高灵活”光热技术的发展,为我国新能源基地建设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