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西安市财产保险发展现状与问题探析
□龙小凤
  近年来,西安市财产保险险种结构呈多元化发展,保费收入不断增长,服务的领域不断向责任保险、信用保险、农业保险、家庭财产险等险种扩展。
   一、西安市财产保险发展现状
  2020年,西安市财产保险的保费收入116.24亿元,相比2019年增长9.4%,增长比例高于全国同期水平。2020年以后,西安市财产保险的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西安市财产保险收入主要来源于保费收入。从具体情况来看,2005年财产保险保费收入为11.16亿元,到2020年财产保险保费收入达到116.24亿元,增长了近十倍;从财产保险保费收入增长率来看,2005年—2014年、2018年—2020年,两个区间段波动较大;从财产保险的赔付率来看,西安市财产保险的赔付率始终维持在50%左右。
  从险种结构来看,机动车辆及第三者责任险保费收入达到75.93亿元,占财产保险比重最高,约为71.5%;企业财产险保费收入为7.4亿元,占财产保险比重居第二位,约为6.96%。显然,机动车辆及第三者责任险是西安市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的主要来源。
  从西安市机动车保费收入与民用汽车增长情况来看,除2019年外,西安市机动车辆的保费收入逐年增加,2018年机动车保费收入达到最高,约为86.2亿元;民用汽车数量逐年增加,2020年约380万辆。机动车保费收入仍是高占比,从2021年出现逐步放缓下降趋势。
  从西安市与全国财产保险险种对比分析发现,西安市的机动车辆及第三者责任险、企业财产险、建工及安工保险及其责任险、保证保险高于全国保费收入占财产保险的比重,而货物运输险、家庭财产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农业保险以及其他险种均低于全国保费收入占财产保险的比重,说明西安市财产保险发展不平衡。
  二、西安市财产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西安市财产保险从总体上来看发展态势良好,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从西安市财产保险深度、密度与陕西省和全国的对比分析,西安市财产保险的保险密度和深度发展较缓慢。
  西安市居民对财产保险种类的了解不充分,居民投保意愿不强烈。目前,机动车辆及第三者责任险仍是西安市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的主要来源,对于其他的险种,居民了解程度不够深,同时对于投保后的理赔程序不熟知,导致居民并不愿意购买其他险种的保险。保险业务的办理更倾向于线上办理,缺少线下和保险专业人士的面对面交流机会,在购买保险的过程中难免会对保险的相关条例了解的不全面、对保险标的理赔情况不能准确把握,产生信息不对称现象,导致居民对西安市财产保险其他险种的投保意愿不强烈。
  西安市财产保险资金运用效率不高,因为投保人所交的保费是为了应对未来发生的风险。而对于保险公司来说,预先收到的保费收入属于公司负债。由于财产保险所保期限很短,一般不超过一年,这就需要保险公司提高资金流动性,增加财产保险资金的运用效率。如果财产保险资金流动性较差,资金在市场上的参与度降低,就会削弱财产保险在经济增长中的资金融通作用。
  三、对策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西安市居民保险意识
  财产保险公司可与学校、养老院、企业及相关机构合作,制定符合各年龄群体的险种,为各年龄段的人群提供不同的财险服务。开展校园财产保险的宣讲,帮助学生理解财产保险的作用,培养潜在客户。同时通过学习,学生可能将险种的选择推荐给父母及亲人,从而拓宽客户群体。
  2.增加财产保险的险种和销售渠道
  西安市的财产保险公司应充分利用大数据拓宽销售渠道,如在商场、写字楼等人员较为密集的地区设置人工智能销售机器,对售前相关条例进行充分详细的解读,避免出现权责不清,事出不保等情形,并保证在线人工客服及时解答相关问题;借助APP,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分析投保人的爱好、需求以及其他影响投保的信息,更加准确地推荐投保人购买相关险种,提高业务效率,从而增加西安市财产保险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3.提升西安市财产保费的资金运用效率
  西安市的财产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属于负债,期限较短。为了弥补财产保险的损失,往往要使用寿险的资金来进行调用,这就需要保险公司提高资金的流动性,合理运用资金。财产保险公司应调配好赔付资金和投资比例,避免出现赔付支出无法按约赔付的情形。同时应该成立专门的资金管理部门,负责寻找更优的资产配置方案,提升资金运用效率,提高资产管理的水平。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