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灾过后路毁水断,我们到哪里取水吃?”7月20日一大早,商洛市商州区杨斜镇黄柏岔村委会副主任于开民不停地挠头,经历了7.19特大暴雨之后,所有的基础设施被摧毁,看着裸露的断管,他无奈地带着村民在附近的沟渠里寻找水源。
“真的没有想到商州区水利局行动这么迅速,7月21号就派干部从山上绕道村委会进行查灾救灾,同时安排商州区惠众农村供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众公司”)重新规划设计,想方设法为村民解决饮水问题。”10月22日,于开民刚拧开水龙头,一股清泉水花四溅,“他们翻山越岭寻找水源,把山泉引到集水罐中,根据水量添加消毒片,让群众及时吃上安全放心的山泉水。”
据商州区水利局副局长杨延刚介绍,洪灾发生后,区水利局组织惠众公司、各镇(街道)水利分站按照“边查灾边救灾、先应急后恢复”的原则,出动应急供水保障车辆12辆、应急罐车1辆、调配发电机3台、水泵5台、应急水罐54个,配送管道45.6千米,完成抢修93处,送水435车次,发放瓶装水800余件,消毒药片18万片,采集检测水样327组,绘制供水点网络图18张。制作、张贴应急供水指南宣传资料2万余份,上门宣讲9000余人次。
“区水利局和惠众公司的干部职工不怕吃苦,为了大家能及时吃上干净的自来水,他们几天几夜连轴转,第三天新水管就接到家门口了。”黄柏岔村三组村民蔡根记说。
比起黄柏岔村,杨斜镇东联村的立地条件,用世外桃源来描述,一点也不为过。
汽车盘旋在深山丛林,一辙宽的水泥路,树枝从两边伸展出来,不时地拍打着车窗。站在巅峰极目远眺,群山起伏,白云盖顶,蓝、白、绿构成了一幅天然画卷。俯视东联村,弯弯曲曲的深沟向远山延伸,水毁的河道犹如一条白色巨龙躺卧在山间。
在记者与东联村一组村民郭定印的交谈中,他表达了当时群众对饮水的担忧:“当时我想着可能半年时间都要靠自己想办法取水。没有想到区水利局和惠众公司的干部日夜奋战了十来天,群众就吃上了自来水。”
记者了解到,商州区积极动员各驻村包扶单位按照《商州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方案》要求,动员并组织村组干部、群众对危及住房安全的水毁河堤小缺口、小悬空、水毁较轻的供水工程等进行加固抢修,确保群众居住安全和饮水安全。各镇(街道)以村为单位,充分发动群众和公益岗力量,开展水毁河堤修复、供水水源淤积清淤、管道疏通及裸露填埋。惠众公司加快杨斜镇水毁供水设施恢复重建进度,对其它镇(街道)水毁供水设施需纳入工程措施的同步开展建设。
滴滴山泉水,甘甜润民心。在杨斜镇受灾村组,记者随手拧开灾民家的水龙头,清凉的泉水喷涌而出。受访群众纷纷表示,有党和政府的关怀,生活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我们计划于10月底前全面完成农村供水设施的灾后重建任务。”商洛市商州区水利局局长王旭东的话掷地有声,“下一步,区水利局将科学编制灾后重建项目,加大资金争引力度,扎实推进水毁供水设施和河堤库坝灾后重建工作,为尽快恢复灾区基础设施和群众生产生活作出应有的贡献。”
(记者 张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