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发现,麝香成分复杂,其中以麝香酮等挥发性物质为主要化学成分,这些物质在药理作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令人担忧的是,麝香或其类似物是一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素(EDC),可能对女性的内分泌系统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EDC具有类激素作用,常见于塑料双酚A、农药残留以及日化用品中的香料等。它们能够模仿、阻断甚至干扰人体内的激素,让身体系统“乱套”。而青春期这个复杂的生理过程,自然也难逃其“魔爪”。2024年8月的一项研究就将麝香与女性青春期提前或早熟联系了起来。
人们之所以担忧孩子的青春期提前或早熟,是因为早熟可能会增加成年后患乳腺癌、糖尿病和心脏病的风险,还可能使身材变矮,对孩子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当今社会,女孩早熟现象的普遍性及其趋势已被研究证实。
葵子麝香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麝香,这种香料具有持久且稳定的香气,可被用于洗涤剂和香水中。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Menghang Xia和Natalie Shaw博士团队,在实验室用人类细胞系测试了大约10000种化合物,成功找到了不少能激活青春期关键受体的“坏家伙”,其中一种就是葵子麝香。
实验显示,葵子麝香能像钥匙一样打开青春期“启动之锁”,让大脑误以为青春期该来了。在动物实验中,暴露在葵子麝香下的斑马鱼,虽然外表看起来和正常鱼没啥两样,但负责释放青春期激素的大脑区域却明显变大了。这些实验均提示葵子麝香对人类青春期发育的潜在影响。
据《中国化妆品科研成果蓝皮书(2022年)》主编、首席研究员孟祥璟博士介绍:我国在《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中,已将伞花麝香、葵子麝香以及西藏麝香列为禁用物质,明确规定了在香水中可使用的麝香种类和限量;《GB/T 22731-2017日化香精》也已将二甲苯麝香列入禁用名单。
在监管方面,我国2022年5月1日正式实施《GB/T 40844-2021化妆品中人工合成麝香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妆品中11种人工合成麝香(包括5种禁限用的硝基麝香和6种多环麝香)的鉴定方法做了详细规定。这一措施更加增加了公众对日化用品安全的信心。
如何挑选日化品 学会看成分表:购买产品前,仔细查看成分表。如果成分表中包含已知的过敏原或疑似有害化合物,建议避免购买。选择正规品牌:购买正规渠道和信誉良好的品牌产品。这些产品往往有更严格的质量控制,严格遵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规定》《儿童化妆品技术指导原则》等安全规范。
小面积试用:初次使用产品前,可以先在皮肤上试用。观察是否出现红肿、瘙痒等过敏反应。若无不良反应,再继续使用。
警惕过度宣传:对于过度夸大功效的产品保持警惕。这些产品可能含有未经严格测试的化合物,存在潜在风险。
在挑选时,最重要的一点是识别并避免含有潜在有害合成香料的产品。但是识别又面临一些难度,比如,邻苯二甲酸酯(PAEs)作为一种常见的增塑剂和香料固定剂,已被证实是一种影响男性激素水平的内分泌干扰物。PAEs可能存在于多种日常用品中,包括塑料玩具、洗涤剂、洗衣产品等。产品包装可能会写明(如邻苯二甲酸酯),但它也可能被掩盖在“香精”一词下。
(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