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三个年’活动、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 17

我省推动交通强省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陕西科技报
  本报讯 (记者 杨海琴)11月7日,记者从省交通运输厅获悉:今年以来,全省交通运输系统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着力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布局、优化运输服务供给、提升智慧绿色安全发展水平,推动交通强省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吴鹏翔介绍,今年9月,省委、省政府印发了《陕西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加快构建以铁路为主干,以公路为基础,民航、水运比较优势充分发挥,总规模约21万公里的综合立体交通网,包括打造“米字型五横两纵”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多级立体、陆空联动”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构建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相互融合,产业链、供应链高效协同的现代物流体系。省交通运输厅联合省发展改革委印发《陕西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中期调整项目清单》,加快构建“四个一批”项目动态管理机制,推动高质量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全省高速铁路建设规模突破1000公里,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省交通运输厅聚焦联网补网强链三年攻坚行动,加快交通运输重大项目建设,1—10月,全省累计完成综合交通投资771亿元,同比增长6%。“省交通运输厅充分发挥省级高铁建设协调机制作用,全省高速铁路建设规模突破1000公里,跻身全国‘第一方阵’,全面加快西延、西十、西康、康渝、延榆等高铁项目建设,待项目建成通车后,从西安出发,1小时可抵达延安、安康,2小时左右可直通榆林、重庆。”吴鹏翔说,省交通运输厅今年已建设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1708公里,实施村道安防工程超过2000公里,有效消除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极大改善农村群众出行条件。
  1—9月,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21亿件
  1—9月,全省综合交通累计完成营业性客运量2.6亿人、货运量12.7亿吨,继续保持高位运行。省交通运输厅制定《关于推动运输服务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全省所有区县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达到4A级以上。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今年新开西安至撒马尔罕、巴黎等航线,实现中亚“五国七城”通航全覆盖。1—9月,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21亿件,同比增长37.4%,其中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7亿件,同比增长45.2%。成功创建西安港、中铁联集2个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截至9月底,铁路完成货物发送货运量2.5亿吨,同比增长0.3%,全省纳入监测范围的68家年运量150万吨以上大型工矿企业运距500公里以上的煤炭和焦炭铁路运输占比达到85.8%。累计下拨奖补资金约5亿元,大力支持农村客运、出租车、城市公交和客货邮融合发展。
  加快推动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累计受理新能源公交车更新665辆
  省交通运输厅启动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制定治本攻坚9大专项行动和84项具体任务,实施一批“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措施。全面打赢今年春季罕见冰冻雨雪灾害除雪保畅攻坚战,在重要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开展道路水上运输、公路运营管理和工程建设等领域重点督导检查,坚决落实各项管控措施。截至10月,交通运输安全形势基本平稳。加快全省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建设,统筹推进政务信息整合共享。推进先进装备应用,促进北斗系统推广应用,实现“两客一危”重点领域营运车辆北斗导航系统全覆盖。积极申报交通运输部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推动西永智慧高速示范项目建设。加快推动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补贴资金1.52亿元,激励支持各市(区)有序推进新能源公交车、老旧营运车船报废更新。截至10月底,累计受理新能源公交车更新665辆、更换动力电池497套,淘汰更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33辆,申请补贴8000余万元。在全省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服务区内新建256个充电桩,全省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布局进一步加密完善,助力绿色低碳出行。
  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深入实施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
  交通物流是推进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关键领域,省交通运输厅聚焦交通物流堵点卡点,通过优化完善交通网布局,打通堵点卡点;着力提升铁路、水运的运输占比;强化管理服务,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等深入实施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
  “积极发挥全省高铁建设协调推进机制作用,加快推进西延、西康、西十、康渝、延榆5条高铁项目建设,释放既有铁路通道货运潜能,发挥其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优势。完善公路、水路通道建设。”省交通运输厅运输处处长辛娟介绍。此外省交通运输厅还加强集散地资源整合,鼓励工矿企业、粮食企业等将货物“散改集”,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优先采用铁路、水路运输,短距离运输优先采用封闭式皮带廊道或新能源车船。推进煤炭等重点行业清洁运输。支持铁路线入园、入企,加快铁路专用线和封闭式皮带廊道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入园铁路专用线共建共享。鼓励中铁西安局集团与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等大型工矿企业签订“总对总”运输互保协议,在火电、煤炭、焦化、钢铁、水泥等行业培育一批清洁运输企业。构建高质量商贸物流新通道。以大型生产企业、工矿企业、重点物流企业为重点,认真摸排企业在“公转铁”“公转水”“铁水联运”方面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推动运输结构调整在用地、财税、金融、环评、激励等方面的针对性支持政策出台。持续推动咸阳华阳物流、商洛飞舟运通等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海则滩多式联运区域物流中心交通强国试点建设,探索总结煤炭等大宗物资“散改集”标准化运载单元和多式联运“一单制”应用经验,促进交通物流降本增效。
  下一步,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深化巩固“三个年”活动成果,紧紧围绕加快建设人民满意、保障有力、全国前列的交通强省,推动全省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更加便捷、运输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现代化治理能力稳步提升、对外开放合作全面深化,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提供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