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我省逐步构建全链条式文物科技创新体系
  本报讯 (记者 杨海琴)11月28日,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近年来,陕西文物工作坚持“考古发掘是基础、科技保护是核心、陈列展览是手段、服务社会是目的”的工作要求,省文物局把“科技创新”工作摆在文物工作的关键位置和核心地位,着力实现科研平台有实效、体制机制有突破、开放合作有创新、保护成果有提升。
  在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方面,省文物局提出建设“世界一流文物科技平台”,全省现已建成国家级重点科研基地5个、省重点实验室和国际合作基地2个,博士后工作站和创新基地3个,“三秦学者创新团队”3个,各类实验室和文物修复室达到40多个。
  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增强方面,省文物局依托科研基地优势,先后开展300多项文物保护修复工程,完成120多家博物馆文物预防性保护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监测和相关平台建设。同时,利用无人机、北斗卫星等科技手段,大幅提升了长城、汉唐帝王陵、秦兵马俑等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范水平。
  在数字利用手段更加丰富方面,省文物局制定公布了《可移动文物数字化工作规程》地方标准。实施了宝鸡、安康、咸阳、汉中几个地市珍贵文物数字化三维扫描,建立和完善省市县三级文物数据资源中心,不断推进文物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
  在科技人才梯队逐步合理方面,省文物局实施文物系统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工程项目+人才”培养模式,与多家国内外高等院校合作培育陕西文物领军人才、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和西安文理学院合作,为全省县区文博单位定向培养本科生,学生毕业后直接回到各县基层文博单位工作。
  下一步,省文物局将联合相关厅局尽快出台《陕西省关于加强文物科技创新的实施方案》,聚焦资源优势和现有的平台、科研基地,重点培育建设考古现场文物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文物保护和考古国家级科研团队、培育文物鉴定和科技考古省级科研团队等领军力量,逐步构建陕西全链条式文物科技创新体系。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