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儒林外史》读后感
  明末官场如同一场“浩瀚”的棋局,棋盘里没有猎猎西风,没有漫漫征途,却有尔虞我诈,口蜜腹剑。明末文坛是一场“深沉”的戏剧,剧里没有儿女情长,没有刀光剑影,却有笔墨相长,八股文影。
  《儒林外史》一书,大笔渲染了明朝八股取士下的文坛景象,细笔勾勒了士人的音容面貌,描绘了明人的日常生活。“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这是《儒林外史》的开头,亦是本书的灵魂。《儒林外史》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
  本书以王冕不慕名利,拒绝高官厚禄,“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故事为楔子,引出文章。书中深刻地揭露了科举制度培养庸才和贪官污吏,维护封建统治的本质。如像进士王惠,被任命为南昌知府后,上任的第一件事不是去询问当地的治安如何,也不是去询问百姓的生活,更不是去询问案件的冤情,而是查询地方人情,了解当地有什么特产,各种案件中有什么地方能够通融。之后定做了一把头号的库戥,将衙门中的六房书办统统传齐,问明了各项差事的余利,让大家将钱财归公。从此,衙门内整天是一片戥子声、算盘声、板子声。衙役和百姓一个个被打得魂飞魄散,睡梦中都战战兢兢。而他本人的信条却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朝廷考察他的政绩时,竟一致认为他是江西的第一能员。《儒林外史》以封建士大夫的生活与精神状态为中心,揭露了科举制度对士人的毒害,进而讽刺了封建官吏的昏聩无能、地主豪绅的贪吝刻薄。附庸风雅的名士的虚伪卑劣,以及整个封建礼教制度的腐朽与不可救药。吴敬梓以其幽默诙谐的语言,把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腐朽黑暗面刻画得入木三分。难怪后人有“慎勿读《儒林外史》,读竟乃觉日用酬酢之间,无往而非《儒林外史》”之叹。
  “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功名利禄皆若浮云,只有洁身自好,保持高尚品德,才能在世界中取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余晖)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