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我省形成具有陕西特色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本报讯 (记者 于天涯)12月18日,记者从省民政厅了解到,今年以来,全省民政系统不断延伸救助链条,创新手段方式,提升救助效能,具有陕西特色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
  为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省民政系统切实落实渐退帮扶、分类施保、就业成本扣减等政策,保障城乡低保对象123万人、特困人员13.3万人;针对群众突发性、紧迫性困难,设立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2亿元;推广延安市“融救助”、西安市碑林区“融救联助”等模式,统建部署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建成覆盖196万在册对象和494万潜在风险人群的低收入人口数据库,设立50项预警指标;选定30个县(区)开展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试点;推动救助方式从单一“物质救助”向“物质+服务”拓展,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社会组织实施“美居行动”“心羽家园”等项目。
  在优化老年人关爱服务方面,建立农村留守老年人信息台账,开展村干部和留守老年人之间“一帮一”互助关爱活动,定期探望留守老年人,做好留守老年人关爱帮扶工作。同时,着眼补齐养老服务短板,累计建成养老服务设施1.6万个、养老床位33.5万张、城市老年助餐点4929个,完成特殊困难家庭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3.7万户。
  在强化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方面,印发《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将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最低养育标准和基本生活补贴分别提高至1800元/人月、1400元/人月;将16.7万名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儿童全部纳入兜底保障范围。实施孤儿助学和“明天计划”助医项目,使用福彩公益金2000万元,资助4000名困难家庭新生实现“大学梦”。
  在提升残疾人民生保障和关爱服务水平方面,明确“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对象标准,下拨省级残疾人“两项补贴”补助资金6.24亿元,惠及全省107.1万困难和重度残疾人。实施“民康计划”,免费为全省城乡困难残疾人安装假肢、矫形器等各类康复辅具。下拨中省福彩公益金1900万元,资助建设11个精神障碍社区康复项目,补齐精神卫生康复体系短板。
  在开展生活无着流浪流动人员救助工作方面,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安排专项救助补助资金4841万元,充分发挥救助管理工作兜底线、救急难作用,及时救助陷入困境、外地寻亲不遇、务工不着等流浪流动人员,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社会的关爱。
  在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困难群众救助方面,持续开展社会组织“合力团”结对帮扶、“万社助万家”等专项行动,全省6684家社会组织投入帮扶资金4.08亿元。949家社会组织向灾区捐款捐物折价1900多万元,为受灾地区群众生活和救援工作提供支持。各级慈善组织募集慈善款物15.5亿元,开展大病救助、灾害救助等项目1489个。全省590万注册志愿者和3.2万个注册志愿队伍常年为困难群众提供生活帮扶、心理疏导、能力提升等救助服务。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