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关注年轻人糖尿病问题

编者按  近年来,糖尿病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这一疾病困扰,这一现象敲响了健康警钟,亟需引起广泛关注。

年轻人易患糖尿病,不良生活方式是主因。长期高糖、高脂饮食、运动量不足、作息不规律导致的肥胖,给糖尿病的发病提供了温床。同时,工作压力大、精神长期紧张也会影响身体代谢功能。遗传因素虽不可忽视,但生活方式的影响比重日益增大。

这一现象警示年轻人要重视健康管理,摒弃不良习惯,保持健康饮食与规律作息,积极锻炼。社会也应加强健康科普,营造良好的健康生活氛围,共同应对糖尿病年轻化危机,守护年轻人的健康。

提到糖尿病,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还停留在这是一种“老年病”,但其实糖尿病离青年人并不遥远。目前,我国1829岁、3039岁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分别达到5%6.5%,甚至出现十多岁的“小糖人”。年轻人得糖尿病除遗传因素外,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关系密切。现在年轻人工作生活压力大,饮食、运动、作息不规律,这些都为糖尿病的早发埋下了隐患。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全球常见的慢性病之一,由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或胰岛素利用障碍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

随着疾病进展,血糖长期超过正常范围高限,糖尿病人周围血管和末梢神经病变,逐渐出现多系统损伤,容易引起眼睛、足部、心血管、肾脏、神经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甚至功能减退、衰竭,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失明、肾功能衰竭、截肢等,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

糖尿病常见的分型是1型和2型。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糖尿病的发生。无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家族发病倾向。

1型糖尿病常在青少年阶段发病,发病机制可能是胰腺β细胞被破坏,失去了它的功能,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或显著减少,外周组织无法合理利用葡萄糖,从而出现高血糖,由此引发糖尿病。1型糖尿病占我国糖尿病患者的1%以下。典型临床表现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

2型糖尿病常在成人阶段发病,病因主要是胰岛素抵抗或者分泌不足,也可能两者兼而有之。2型糖尿病在我国占糖尿病患者的95%以上。典型症状是肥胖,特别是腹型(也称向心性)肥胖,也可有多饮多尿等表现。

糖尿病为什么越来越年轻化?

作息不规律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多样的夜间娱乐项目逐渐眼花缭乱,年轻的小伙伴们开始无节制地熬夜、蹦迪、追剧、打游戏等,早上起不来、晚上睡不着,病态的“生物钟”将身体的免疫力严重摧残。

缺乏运动

缺乏运动已经逐渐成为全球性的“流行病”,多项研究都证明运动可显著减少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此外,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有助于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控制体重并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

爱吃甜食

甜食确实能让人开心起来,但高糖、高脂、高盐的饮食以及过度摄入含糖饮料和加工食品,都可能导致血糖升高。

精神压力大

现今,深陷内卷的年轻人正面临着来源于生活、学业、工作、情感等多方面的压力。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不良情绪有一定的关联。因此,生活中要适当给自己减压,保持愉悦的心情以利于病情的控制和康复。

超重肥胖

超重(身体质量指数BMI24Kg/m2)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有糖尿病的年轻的患者中,很大一部分是由肥胖引起的。由于体型肥胖,胰岛素搬运血糖的工作量加大,胰岛β细胞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导致胰岛功能受损,并多存在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抵抗又会进一步加重代谢异常,促进脂肪堆积。两者相互作用影响使病情加重。


  使用胰岛素需注意哪些事项?

胰岛素的存储:胰岛素不耐高温,未开封的胰岛素应存储在2℃—8℃的冰箱内,避免冷冻;已开封的胰岛素在15℃—30℃的室温下可保存28天,且应避免阳光直射和反复震荡。所以在使用胰岛素注射制剂时,要接受医护人员的正规指导,同时应仔细阅读说明书。

胰岛素注射前:首先确认笔芯有无破损和漏液;检查笔芯药液性状是否存在结晶体、浮沉物或颜色变化等异常,确保胰岛素笔有足够的胰岛素量;将胰岛素充分混匀,但要避免剧烈摇晃,以免降低给药准确性。

注射前,注意排气;如注射器内有气泡,可轻轻敲打注射器针筒使气泡积聚到药液表面,再推到内塞排出气泡。

注射部位:人体适合注射胰岛素的部位主要有4个,分别是:腹部、臀部、大腿外侧、手臂外侧。不同的注射部位对胰岛素的吸收速度不同,注射部位的选择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以及使用胰岛素的种类决定。短效胰岛素理想的注射部位是腹部,中长效胰岛素或长效胰岛素理想的注射部位是大腿和臀部。

年轻人该如何治疗和预防糖尿病

如果你已经患了糖尿病,那就要积极治疗。同时避免患上糖尿病,我们一定要注意早期筛查和提前预防。

规律用药

糖尿病的药物有口服药物和胰岛素,注意按医嘱规律用药,切勿自行加药和停药。

自我监测

糖尿病人必须监测血糖,常规可3个月测量一次,在血糖不稳定或药物调整期,次数适当增多,可达每天数次。此外,还需定期监测血压、血脂、体重、糖化血红蛋白等。

健康饮食

多选择新鲜的全谷物、水果、蔬菜,尽量少吃高热量、高糖高脂食品;少盐少油、戒烟限酒。

适量运动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运动形式可以为快走、太极拳、骑车、慢跑、健身操、游泳等。

无论散步还是跳绳,每周至少进行3次运动,每次运动时间不低于半小时,总之一定要动起来。

控制体重

体脂指数控制在18.523.9kg/m2之间,同时避免腹型肥胖,男性腰围要小于90cm,女性腰围要小于85cm

定期体检

普通人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空腹血糖检查,而糖尿病患者则需要每半年检查一次。

糖尿病饮食、运动口诀

糖尿病饮食口诀:1234567

1”代表:每天1斤蔬菜。

2”代表:每餐2两主食。

3”代表:每天不超过3汤匙植物油。

4”代表:每天4两水果。

5”代表:每天5份蛋白质(包括1两鱼,1两肉,1个鸡蛋,1袋牛奶,1份豆制品)。

6”代表:每天不超过6克盐。

7”代表:每天不少于7杯水。

糖尿病运动口诀:“一、三、五、七、九”

“一”代表:餐后1小时运动。

“三”代表:运动30分钟。

“五”代表:每周至少活动5次。

“七”代表:每次运动中脉搏不超过170

“九”代表:运动要长久,要坚持。

(据新浪客户端)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