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从专利视角看移动认证的发展
  数字化时代下,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成为焦点,各国政府纷纷制定法律法规确保数据处理安全。这些法律法规促进了移动认证产品的发展,如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和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都强调个人数据保护,要求企业在处理个人信息时遵循特定原则和程序。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推动企业采用更安全的认证方式保护用户信息安全。
  移动认证是基于运营商的网关安全认证能力,构建了以手机号码为ID(身份识别)的统一账号认证体系。该体系旨在实现互联网账号的安全认证和一键登录,为互联网企业提供便捷安全的互联网账号认证解决方案,并为各行业提供多层融合的安全认证保障。笔者从专利视角对相关技术进行分析,以期为行业提供参考。
   重点专利申请人较为集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访问互联网,进行在线购物、社交、娱乐等活动。
  移动认证产品的发展离不开运营商的技术支持和推动。移动认证自发布以来,实现了飞跃式增长。初期主要提供基于网关认证的基础产品,如一键登录、本机号码验证等。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移动认证不断拓展产品体系。创新内容还涉及基于SIM卡的创新产品,如SIM盾及电子身份认证服务;结合大数据能力,提供认证大数据产品及账号安全能力,如模型评分、可信账号风险识别等。
  笔者从移动认证领域各技术分支筛选出218件专利申请,排名前七的主要专利申请人分别为中国联通、阿里巴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百度、腾讯和达佳互联。
  在移动认证领域,自2015年以来,中国联通和阿里巴巴展现出了较强的专利布局力度。这表明这两家公司在该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中国联通和阿里巴巴的专利数量在2015年之后有显著增长,这可能与它们在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服务领域的战略发展密切相关。中国联通和阿里巴巴的专利数量远超其他公司,显示出它们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
  2019年之后,该领域专利申请的趋势趋于平稳,意味着各公司在移动认证领域的技术发展处于逐渐成熟的阶段。在这一时期,中国电信的相关专利布局力度也变得较为突出,这可能反映出中国电信在提升其在移动认证技术方面的竞争力,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其他公司如百度、腾讯和达佳互联也在移动认证领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专利布局。这表明,尽管移动认证产品的市场进入稳定阶段,但仍有新的参与者在不断加入,推动着该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
  专利布局策略各不相同
  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技术分支上展现出了不同的布局策略和优势。在号码认证领域中,相关企业布局较为集中,其中“热点领域布局企业较多”表明了这一领域的竞争激烈和市场关注度高。中国联通、阿里巴巴和中国电信在这一分支上展现出了较为积极的布局态势,这可能与它们在通信服务和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深厚背景有关。
  在基础认证鉴权分支中,笔者观察到,相关运营商已经在积极布局相关专利,这可能意味着它们在基础通信安全方面有着前瞻性的技术发展和专利保护意识。特别是中国电信,它在这一技术分支上的专利布局力度较大,显示出其在基础通信安全技术方面的重视。
  在用户身份标识(UAID)分支中,阿里巴巴的相关专利布局较多,这可能反映了它在用户身份识别和认证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力和市场前瞻性。这一技术分支对于电子商务和在线服务的安全至关重要,阿里巴巴的积极布局有助于保持其在相关领域的技术领先和市场竞争力。
  在移动认证安全基座分支中,阿里巴巴再次展现出了较强的布局优势。这表明阿里巴巴在移动认证安全技术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源,致力于构建一个安全、可靠的认证体系。
  在电子签名(5G快签)分支中,相关企业的布局优势不明显,这可能意味着这一技术分支还处于发展初期,市场尚未形成明显的竞争格局。然而,随着5G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此项技术有望得到快速发展,成为移动认证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号码状态校验与托管分支中,中国联通展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专利布局优势。这可能与中国联通在通信服务领域的专业优势和对用户账号管理的重视有关。通过在这一分支上的专利布局,中国联通有望提升其在智慧账号管理和号码状态校验方面的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在精准触达、智慧营销、认证智码和数智5G消息等分支中,参与专利布局的企业较多,但重点企业的布局优势不明显。这表明这些技术分支可能是新兴领域,市场参与者众多,但尚未形成明显的技术领先者。
  在认证大数据分支中,运营商已经开始布局相关专利,这可能预示着大数据技术在移动认证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有望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技术力量。
  号码认证持续发掘潜能
  通过对主要申请人的专利布局情况分析,可以看到不同企业在移动认证领域的技术发展和市场布局策略。这些分析结果对于企业制定专利战略、优化技术发展方向和提升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笔者看来,移动认证产品的未来发展需要企业持续关注技术动态和市场变化,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升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还需要积极探索新兴技术领域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以推动移动认证产品的不断升级和优化。
  为此,笔者建议,相关企业应持续关注号码认证领域的技术动态和市场变化,确保自身技术始终保持竞争力。对于中国联通、阿里巴巴和中国电信等已经展现出积极布局态势的企业来说,可以考虑进一步深化技术合作,共同推动该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市场拓展。基础认证鉴权是移动认证产品的核心,相关企业应加大在该领域的研发投入,确保认证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值得一提的是,相关企业应积极探索新的用户身份识别和认证技术,如生物识别、行为识别等,以提高认证效率和准确性。企业应投入更多资源构建安全、可靠的认证体系,包括加强数据加密、完善安全防护措施等。
  

(作者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齐文杰 范京芝)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