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好呼吸系统
冬季是呼吸系统疾病高发季节,近期流感又来势汹汹,因此戴好口罩很关键。近期,流感病毒、结核分枝杆菌等病原体活跃,一旦感染流感,高热、寒战、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便纷至沓来。而感染结核分枝杆菌造成的肺结核症状,还会出现咳嗽、咳痰、乏力、盗汗、胸部隐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痰中带血甚至咯血,一旦有症状,要及时就医。
平时应勤洗手,尽量避开人群密集的场所,室内保持良好通风。根据气温变化,适时增减衣物,保持良好作息习惯,注意营养均衡、适量运动等。此外,在保证充足睡眠的同时,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以增强免疫力。婴幼儿、孕产妇、老年人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需做好防护。
预防外科疾病
春节长途回家或旅行,“外科疾病”也随时可能发生,主要涉及由切割伤、摔倒擦伤、意外伤害以及长时间久坐等引发的外伤感染和痔疮。无论是普通人群还是相关患者,在进行户外活动、烹饪、打扫卫生时,应时刻注意安全,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一旦受伤,及时清洗伤口,涂抹消毒药膏,并密切观察伤口变化,若出现红肿、疼痛加剧等症状,要立即就医。
预防痔疮,要戒除久坐,隔一段时间从座位上起来活动,保持规律的作息和饮食习惯,尽量少吃或不吃辛辣食物,适量摄入高纤维食物以促进肠道蠕动。此外,便后可用温水清洗肛门,保持肛门清洁,以避免细菌滋扰、引发痔疮。
当心口腔问题
回家途中及团圆时刻,免不了品尝各种美食,如果不注意口腔卫生,也会引发各类口腔疾病,如牙痛、牙酸、口腔溃疡、牙龈肿痛与出血、牙齿磨损与牙隐裂等,常常让人苦不堪言。
旅途归家,很多人喜食甜食和酸辣小食品,由于口腔卫生清洁不到位以及免疫功能低下,极易引发口腔疾病。因此,应减少高糖、酸性食物的摄入,坚持每天早晚刷牙,刷牙选用软毛牙刷,刷时不要用力过猛,或可使用牙线来清除牙缝食物残渣,维护口腔清洁。
对于较硬的坚果,不要用牙齿咬开,最好用相应的工具开启。喝瓶装酒等也不要用牙齿咬瓶盖,以免伤及牙齿和口腔。
谨防药物中毒
一些患者有酒后服药的习惯,危害很大。酒后服用某些头孢类药物,会出现面部发热、面色潮红、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甚至惊厥及死亡等严重反应。而甲硝唑、氯霉素、酮康唑、灰黄霉素等药物与酒精同服也会有类似情况,特别是喝酒还会增强安眠药、镇静药、感冒药等药的药效,甚至会导致药物中毒,因此一定要牢记“吃药不喝酒,喝酒不吃药”。对于长期用药的人群,如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糖尿病、甲亢、甲减等内分泌系统疾病患者以及免疫系统疾病患者等,应遵医嘱,不要擅自停药,且在春节前应做好相关检查检验,储备足够的药物,以按时按量服药。
警惕美食“刺客”
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必不可少,但要小心那些潜藏在节日餐桌上的“美食刺客”。
河鲜、海鲜会有锋利的刺或是坚硬的壳,如果卡在食管中,可能会导致食管的损伤、破裂,严重甚至出现脓胸、气胸等。如果吞咽了坚硬异物,一定不要用一些“土办法”自救,比如吞咽馒头等固体食物或是喝醋软化等。因为不断吞咽的动作可能让原本卡在浅部的异物越进越深,甚至穿透消化道进而进入胸腔、腹腔,而醋的酸度对于想要软化的鱼刺、蟹壳更是微乎其微。
如果被坚硬或是较为锋利的食物卡喉或划伤喉咙,正确做法是尽快就医。喉部的异物经过喉镜等简单的处理即可取出,进入胃部或是肠道的异物可能需要胃肠镜的辅助,甚至需要手术治疗。而如果吞咽的是较为坚硬但光滑的食物,此时需要严密观察腹部的情况,有没有腹痛、腹胀、排气排便停止等梗阻的表现,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及时就医。
春节走亲访友,喝茶聊天,冰冰甜甜的糖葫芦和软糯香甜的柿饼绝对是美味又应景的吃食。不过,山楂、柿子这些人们日常非常喜欢的水果同样隐藏着一些隐患,在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鞣酸和不可消化的纤维。鞣酸与胃酸反应的同时与食物中的果胶、纤维素等结合,就会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由于这些沉淀物不能被胃肠道吸收,如果卡在胃肠道之中就会形成肠梗阻,更严重的可能会导致胃肠道的溃疡、穿孔。
柿子、山楂虽美味,食用需有度,特别是不要在空腹的情况下吃。当然,除了特殊的饮食习惯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如曾经做过腹部手术、胃肠道蠕动缓慢、糖尿病导致胃轻瘫等。对于这些人群,由于食物在消化道内滞留的时间较长,从而增加了梗阻的风险。
因此,如果近期吃了大量的柿子、山楂,或是未成熟的香蕉等富含鞣酸的水果,并且出现了腹胀、腹痛、呕吐、排便减少等表现,那么很有可能出现了胃肠道梗阻,不要耽搁,一定及时就医。
注意滑雪安全
春节期间,各大滑雪场、冰雪娱乐设施开放,冰雪之旅成了不少人的休闲度假首选,但冰雪运动很容易受伤,正确及时地处理是守护身体的关键。
进行冰雪运动之前,要准备一些常用的急救药品和物品,如创可贴、消毒棉球、止血带等。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人群在滑雪前应咨询医生意见,确保身体状况允许。
滑雪过程中,一旦发生意外摔倒或受伤,首先要判断伤者的意识是否清醒,有无明显出血或骨折迹象。对于意识不清或伤势严重的伤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寻求专业救援。滑雪中头部和颈部受伤往往较为严重。即使表面看似无大碍,也应立即就医检查。对于开放性伤口,应立即用干净的布料压迫止血,并进行简单包扎。包扎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和干燥,避免感染。如果伤口较深或出血不止,应及时就医治疗。
怀疑骨折时,切勿随意移动伤肢,应用夹板或滑雪板等物品进行临时固定,以减少骨折部位的移动和疼痛。同时注意保持伤者体温,如果出现体温过低或失温症状,应立即转移到温暖的环境中。
受伤初期,应采用冷敷和加压包扎等方法来减轻肿胀和疼痛。受伤后期,可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适当的按摩和热敷来促进恢复。
留神心脑健康
春节期间,餐桌上往往摆满了丰盛佳肴和美酒,稍不注意就可能摄入过多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给心脑血管带来负担。过量饮酒等于让心脏加班,酒精会毒害心肌细胞,影响细胞舒张功能,加重心脏负担,让心脏耗氧量增加,干扰心脏搏动的正常生理过程,引发或加重心律失常,严重时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室颤甚至猝死。
如果实在无法避免,切记不要空腹饮酒,可先喝杯牛奶或酸奶。酒不要一饮而尽,而是小口慢品,也不建议多种酒混着喝;饮酒后宜多喝水,加速机体代谢酒精,如果饮酒后出现心慌、头晕、头痛、胸闷、气促、胸痛等症状,务必尽快就医。
许多人因平时过度疲劳、睡眠不足,容易引起血压升高、波动大。同时,在春节大扫除过程中,爬上爬下等动作增多,易产生头晕或摔倒等意外,因此过年的准备工作要量力而行,更不建议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的人群进行需要爬高的家务。
情绪波动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最直接的诱因之一。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肾上腺素会大量分泌,在植物神经的作用下,人体呼吸加速、血压升高、血液流动速度快速升高、多器官充血,无形给心脑血管系统增加了非常大的压力。建议大家在春节期间,无论遇到什么样开心或者不开心的事情,都要善于管理和干预自己的情绪,尽量避免情绪的大起大落。
春节除夕夜晚都有“守岁”的习惯,也有很多人在春节期间通宵打游戏、打牌。熬夜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增加全身各个脏器的负担,让多个脏器都处在超负荷运转中,导致心率、血压的升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因,并可使既往就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病情加重。因此,无论是健康人群还是本身就是心脑血管疾病人群,在节日期间需要注意娱乐要适度,要让身体得到充足的休息,尽量不要打破自身的生物钟。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