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强坚持“生态立县”绘就发展新篇

陕西科技报
  汉中市宁强县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两山”理念,扛牢“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政治责任,紧扣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定位,积极探索“生态美、环境优、产业强”的绿色发展之路,使优质生态成为群众的“幸福不动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融共生的多彩画卷正在汉江源头徐徐展开。
   逐绿而行,铸就发展优势
  宁强县是汉江发源地、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秦巴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好一方山水,是当地政府的使命与担当。
  宁强县坚持“生态立县”,成立生态环境保护和秦岭巴山、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生态保护委员会,系统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产业发展、林地保护、国土空间、乡村振兴等专项规划。建立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目标责任考核贯穿生态文明建设始终。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建立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县、镇、村三级“山林河湖长制”组织体系,全面推进系统治理。
  宁强县生态建设成果丰硕,连续5年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先后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等。2024年,宁强县7个地表水监控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7%。
   护绿扎篱,强化生态保障
  宁强县多管齐下,为可持续发展筑牢坚实屏障。狠抓生态环境污染源头防控,严格落实秦岭区域项目准入清单、“三区三线”和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推进“三线一单”成果运用,严把项目准入关口。14座尾矿库“一库一策”整治全面完工,大力开展国土绿化工作,森林覆盖率达79.4%。
  同时,严格环境风险管控,建成嘉陵江出境断面环境应急监测站,在川陕交界处七盘关路段修建应急物资储备库,切实筑牢环境安全屏障。先后申请中央和省生态环保专项资金1.87亿元,实施汉江流域生态环境整治、嘉陵江干流生态综合治理等项目10余个,县域生态涵养能力和流域生态品质不断提升。
  点绿成金,增值生态资本
  宁强县积极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路径,形成了多种绿色发展模式。
  在玉皇观茶文化旅游景区,依托4家茶企万亩茶园,采用生态种植技术,建成高产茶园,年产名优茶叶220吨以上,产值9500万元,带动1200户农户增收。举办68次茶事活动,每年吸引约游客5.2万人(次),推动生态循环现代农业和全域旅游发展。
  打造宁强天麻绿色产业链,构建集研发、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超9.8亿元,宁强天麻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宁强获评“中国天麻之乡”。
  以羌族民俗文化为核心,通过千人百桌辅唐宴、羌族傩艺表演等活动,引爆宁强旅游。2024年,宁强县接待游客439.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22.53亿元。
  此外,宁强县还探索出“护绿保金”“守绿换金”“承绿养金”等模式,持续增强好生态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金仲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