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生产与自动化技术的进步,让人类逐渐摆脱繁琐高危的体力劳动,重复性工作也迈入安全、便捷、绿色的全新阶段。人工智能、5G、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兴起,更是为无人驾驶技术与智能工作区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上海伯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深耕自动驾驶等人工智能技术的民营企业,自成立以来,便专注于新能源自动驾驶矿车与矿山智能化领域相关技术的研发和运用。在探索行业前沿的征程中,伯镭科技凭借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保障了创新的持续性,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专利为基,强化市场竞争力 知识产权堪称科技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护城河”。自2015年成立,伯镭科技始终将其视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凭借专利优势稳固市场领先地位。
据伯镭科技副总裁慕薇薇介绍,公司深知高价值专利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为此制定了《专利挖掘与申请指南》,要求研发团队在项目初期提交技术交底书,通过内部评审筛选出更具竞争优势的高价值专利。
围绕L4级电动无人驾驶矿用车核心场景,伯镭科技在多传感器融合定位、多源异构传感器感知、线控底盘冗余设计等核心领域持续发力,培育高价值专利。目前,“无人驾驶车避障用的影像装置”“一种无人驾驶矿车换电方法及系统”等多件专利申请已获授权。
截至2024年,全国已有超300台搭载伯镭自动驾驶系统的新能源矿车投入运营,累计运行2000万公里,运输土方达3.7192亿吨。2024年,伯镭科技在内蒙古、新疆新增2座年产能6000万吨以上的北方特大露天煤矿,实现新能源无人驾驶矿车在北方特大露天煤矿的常态化运营。其中,为内蒙古大唐国际锡林浩特矿业有限公司胜利东二号露天煤矿投入的30台BLEB145纯电无人驾驶矿车,已实现无安全员的常态化运营,还达成无人矿卡与无人换电站的完美交互,实现全国首例“双无人”新能源矿卡全流程运行,能克服恶劣工况环境,确保安全运行。
此外,伯镭科技还与上海启源芯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陕西同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业内领先企业紧密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探索矿山行业的智能化转型之路。
全面布局,构建完善保护网 伯镭科技以自动驾驶、泛在机器人和线控技术为核心,凭借严密的组织架构和制度流程,构建起多层次、多维度的知识产权保护网。
公司坚持走自主研发,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目前已拥有200件发明专利,涵盖无人驾驶、智能化矿山解决方案等多个核心技术领域,还积极推进在东南亚、非洲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国际专利布局。
其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设立专职知识产权部门,与研发、市场部门紧密协作,实现从技术预研到商业化落地的全流程监控,引入人工智能工具提升管理效率,实现专利文本自动分析与侵权风险实时预警。
伯镭科技全链条的专利布局避免了侵权纠纷导致的业务中断,在海外市场也通过专利预警机制规避了不必要的法律风险。此前,线控底盘冗余技术相关专利有效阻止了竞争对手的产品复制,确保了自身技术领先。
展望未来,伯镭科技将继续深耕矿山自动驾驶领域,积极推动矿区无人驾驶的技术标准制定,通过专利池共享基础技术,促进行业共建共享,拓展国内外市场,完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专利布局 ,推动无人驾驶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商业化进程,探索智能矿山新未来。
(侯岭 廖悦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