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迪士尼经典形象“米老鼠”初版进入公有领域后,有媒体报道,1929年版美国动漫形象“大力水手”等众多艺术作品从2025年1月1日起结束版权保护期,进入美国公有版权领域。这是否意味着,这些作品在我国也进入公有领域?其他人能否随意使用这些作品?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各国保护期有所不同 在世界范围内,各国的版权保护期限有所不同,例如美国的版权保护期一般为作者终老后70年最后一天,而我国则为终老后50年最后一天。那么,在不同的国家之间,应当适用哪个国家规定的保护期限呢?
“根据《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第七条第八款‘无论如何,期限将由被要求给予保护的国家的法律加以规定’的规定,版权保护期限由被要求保护的国家的法律来规定。”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常务副总干事梁飞表示,这就是说,作品如果是在我国使用,就应当适用我国的有关法律规定的保护权限,而不是外国的法律规定的保护期限。
根据这一规定,“大力水手”等作品在美国版权保护期已过,这些作品是否也在我国过了保护期,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来判断。梁飞进一步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了著作权的保护期限,通常来说,著作权的财产权的保护是有期限的,这根据权利的主体、作品类别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原则上,对于自然人的作品,其著作权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由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著作权财产权的保护期为50年。
根据媒体的报道,“大力水手”在美国发表时间超过了95年,进入了公有领域。“即使该报道属实,其作品在我国是否也进入公有领域,还得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规定,确定其作品类别是否是视听作品,权利主体系自然人还是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作者是否已经去世、去世时间有多久,作品发表的时间等诸多因素予以判定。”梁飞表示。
中南大学网络文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耀明表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著作权法保护期有所不同,跨境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避免因地区立法差异导致的法律风险。
另外,梁飞还表示,根据媒体报道,此时在美国已经过了保护期的作品系指1929年发表的作品,而不包括1929年以后改编自《大力水手》等的新作品。对于改编后新作品的保护期仍应当另行计算。
作者仍享有人身权 文学作品过了版权保护期,就进入了公有领域。梁飞表示,这意味着任何使用者可以自由地行使著作权的财产权,可以不经过著作权人的同意,自由地出版这些作品,或将这些作品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网络剧、动漫游戏,也可以用这些作品开发各种文创产品等,且无需向著作权人支付任何费用。
需要注意的是,文学作品进入公有领域后,作者还享有人身权利。“作品的发表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是有保护期的,但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即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所以作品过了著作权保护期,也不能修改作者的署名、擅自修改作品内容、歪曲篡改作品的原意。”梁飞表示。
徐耀明表示,文学作品进入公有领域后,意味着该作品的版权保护期已结束,作品不再受著作权法保护,任何人可以自由使用该作品,无需支付版权费用或获得版权持有者的许可。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作者或其继承人完全失去所有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即使作品进入公有领域,作者仍可享有某些人身权利,主要包括署名权、修改权以及保护作品完整性的权利。“具体来说,即便作品已经进入公有领域,如果某些改编或演绎行为损害了作品的完整性,或者曲解了作品原有的文化价值,原作者或其继承人依然可以依法主张修改或纠正。”他表示,这些规定旨在确保作者的文化遗产能够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不受不当修改或误用的影响。
合法使用促进文学繁荣 近年来,一些文学经典之作进入公有领域也曾引发业界关注,如老舍、傅雷等的作品,其中,《傅雷家书》还曾引发版权诉讼。
“尽管进入公有领域的作品可以自由使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仍然有若干关键问题需要特别注意,以避免侵犯相关法律法规并避免引发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徐耀明建议,应关注以下几点:首先是尊重署名权。对于已经进入公有领域的作品,使用者应始终尊重原作者的署名权。使用这些作品时,应根据法律规定标明作者的姓名,避免任何可能损害原作者名誉的行为。即便是公有领域作品,也不应随意剥夺或误导读者认为作品是由其他人创作的。其次是合理改编与创新。进入公有领域的作品不再受到版权保护,但其改编仍需遵循合理使用原则。尤其是当改编涉及历史人物、文化符号等敏感话题时,使用者应充分考虑作品背后的文化价值和历史影响。例如,某些经典作品可能与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变迁密切相关,改编者应尊重原作的时代意义和文化内涵,不应将作品扭曲为不符合历史事实或将其用于有争议的商业目的。
此外,除域外立法的差异,在使用进入公有领域的作品时,还要注意其他法律的约束。徐耀明举例,在某些情况下,公有领域作品的使用可能仍受到其他法律的限制。“例如,商标法等法律规定也可能会影响公有领域作品的使用。以迪士尼公司代表形象‘米老鼠’为例,尽管初代‘米老鼠’形象版权已在2024年1月1日到期并进入公有领域,公众仍需避免将其形象用于商标性使用,避免引发品牌混淆的情况。”
由此可见,文学作品进入公有领域后,虽然这些作品不再享有专有版权,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谨慎。“特别是在尊重作者署名权、避免不当修改等方面,应遵守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徐耀明表示,这不仅能保障创作自由、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还能够让经典作品在现代得以传承和创新。
(窦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