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在位于咸阳市泾阳县云阳镇居智村的设施蔬菜产业园,村民熟练地采摘着成熟的西红柿,并将其通过轨道车输送至分拣场地进行分拣、套袋、装箱。随后,这些新鲜的西红柿将发往全国各地,摆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今年,我种了4棚普罗旺斯西红柿。按照目前的行情,每棚西红柿能卖到5万元左右。”种植户刘飞虎说,“靠着联合社,种好地就能赚到钱。”
刘飞虎提到的联合社,指的是由泾阳县30家合作社组成的泾阳县泾富民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联合社带动周边7500余户群众发展蔬菜产业,是全省蔬菜产业链链主企业。
近年来,泾阳县以打造优质番茄产业集群为目标,发展壮大现代设施农业,持续推广绿色生态种植模式,推动番茄产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初步构建从田间到餐桌、从初级产品到终端消费无缝对接的全产业链。
目前,泾阳县西红柿种植面积10.97万亩,年产量65.95万吨,带动3.3万余户群众实现致富增收。
“我们引进水肥一体化、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等,实现了普罗旺斯西红柿的高效生态种植,种出的西红柿皮薄肉厚、酸甜可口。”联合社负责人郭靖介绍,他们拥有高标准温室大棚18座,大型拱棚2座,年产高品质蔬菜1000吨左右,年产值突破1000万元。
不仅如此,在种植过程中,郭靖还主动应用物联网技术,让大棚管理更加智能化、数字化。“蔬菜专家看‘病’,种植农户看‘长势’,消费者看‘质量’,一目了然。”郭靖说。
小“柿”长成大产业。近年来,泾阳县从国内外引进西红柿品种177种,主栽品种35种,形成以云阳镇为主的4条蔬菜产业长廊、12个特色蔬菜优势生产区,发展西红柿产业的合作社58家,菜农人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
好产品离不开好种子。
在陕西泾云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蔬菜种苗繁育中心,一盘盘培育好的优质西红柿种苗整装待发。每年有超过2000万株西红柿、黄瓜、辣椒、茄子等优质蔬菜种苗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
“我们的播种区引入自动化播种流水线,能够精准、高效地完成播种,每小时可处理3万粒种子。”泾云农业育苗中心负责人吴来乾说。泾云农业育苗中心拥有现代化的大型育苗温室3个,通过集约化、现代化、标准化的方式培育优质的蔬菜种苗。“我们在育苗区安装了专业的补光、灌溉与施肥设备,还原种苗自然生长环境,保障种苗在各个阶段都能获取充足的养分与光照。”
从品种研发、种苗繁育、设施种植,到线上线下销售,再到市民采摘体验,泾阳西红柿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陕西优农匠心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分拣车间里,一箱箱西红柿通过智能化分选线被快速选出。
“我们去年引进了这条智能化分选线,每天可以分拣西红柿2万公斤,效率比人工提升了好几倍。”公司负责人刘思矣说。作为泾阳县最早拓展线上销售业务的新农人之一,刘思矣2017年注册了西红柿品牌“柿愿”,并通过短视频、直播、达人带货等渠道进行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现在有了智能化分选设备,每天可以发1万单货,做到当天采摘当天发货。”刘思矣说,多年来,公司累计销售西红柿1000余万公斤。
如今,泾阳县蔬菜产业发展日益兴旺。全县建成4个现代化育苗工厂,年生产优质种苗1.7亿株。通过批发、电商、旅游采摘、订单农业等形式,泾阳不仅成为全省乃至西北地区远近闻名的“菜篮子”,果蔬产品还远销港澳地区及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越南、泰国等地。
(刘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