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祎豪)3月26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将围绕国家“紧密型、同质化、促分工、提效能、保健康”监测指标最新要求,进一步加强培训指导,搭建全省医共体数据监测平台,并在5个县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暨镇村一体化重点建设工作,加快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就医新格局。
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作为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深入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暨镇村一体化重点建设县工作,以点带面推动工作,提升整体建设质效。加大政策培训力度,持续推动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加深对医共体建设内涵的理解,争取地方在投入和政策上给予更大支持。聚焦国家“紧密型、同质化、促分工、提效能、保健康”5个维度的监测指标,进一步加强数据分析,切实推动形成“责任、管理、服务、利益”共同体。
建立专家分区包片工作机制,指导各地优化完善医共体组织构建、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因地制宜打造人财物统筹管理中心、业务功能中心,力争我省更多的县域医共体达到“紧密型”。合理设置重点中心卫生院数量,根据卫生院服务能力等级进行分类施策,加强技术和人员下沉,强化科室共建工作,快速提升卫生院诊疗服务能力。加快推进镇村一体化管理工作,加强基础诊疗设备配备,广泛推广使用适宜技术,同时加快心电图、影像等“一张网”建设,方便群众在基层便捷就医。
联合医保部门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动医共体逐步落实医保基金“总额付费、加强监督考核,结余留用、合理超支负担”政策,促进分级诊疗。提高县域内医保基金用于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比例,确保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结算范围。同时加强县镇村医疗卫生机构用药衔接,扩大基层慢性病、常见病用药种类,协同推进集采药品以镇代村采购,进一步满足基层群众用药需求。
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师中荣说:“今年,我们将持续推进人员、服务、技术、管理下沉,积极建设医学影像、心电诊断、中心药房等资源共享中心,力争年底90%以上的县(市、区)达到‘紧密型’标准,更好服务城乡居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