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不是也感觉到,今年春天的湿气特别重?身体沉重、没精神,舌苔发白发腻,吃东西没什么胃口,关节还时不时隐隐作痛,这些其实都跟寒湿有关。
清明前正是养阳祛湿的好时机,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个被很多人忽略的“祛湿高手”——薏苡仁(薏米),不仅健脾祛湿,还能通筋活络,让身体彻底“通透”起来。
春天寒湿重,身体有哪些信号?
关节酸痛,阴雨天更明显
湿气最容易困在关节里,晨起时关节僵硬、活动后稍有缓解,但会在湿冷天气加重不适,甚至骨节咯咯作响,这是典型的寒湿阻滞。
身体沉重,怎么睡都累
一觉醒来还是感觉困倦乏力,像没睡够一样,尤其是腿脚沉重、无力,走路都提不起劲,这就是湿气困住脾胃,运化不畅。
舌苔厚腻,嘴巴发黏、口臭
照照镜子,舌头上白厚的一层苔,甚至发黄、油腻,这说明体内的湿气和寒气都很重。
容易水肿、湿疹反复发作
有的人晨起眼皮肿、腿肿,或是湿疹、皮炎反复发作,这些都说明体内水湿运化受阻,湿气堆积在皮肤表层,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慢性炎症。
“祛湿高手”:炒薏苡仁
春天祛湿,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喝红豆薏米水,但更推荐炒薏苡仁。
生薏苡仁偏寒,适合夏天清热祛湿,但对于春天湿寒重、阳气不足的人来说,长期喝可能会导致脾胃更虚,甚至腹泻。
炒薏苡仁则不同,炒过的薏苡仁祛湿的同时,更能健脾,不伤阳气,特别适合春天脾胃虚弱、寒湿困脾的人。
按揉3个“排湿穴”
穴位1:阴陵泉
位置:小腿内侧,胫骨内侧凹陷处(摸到膝盖下方一块骨头,沿着骨头内侧往下滑,会摸到一个凹陷)。
按法:每天用拇指按揉3-5分钟,力度适中,酸胀感最明显的位置就是对的。
作用:祛湿利水、缓解水肿、消除关节湿痛,特别适合下肢沉重、水肿的人。
穴位2:丰隆穴
位置:小腿外侧,胫骨前嵴(小腿前侧骨头)旁开两横指(大概四指下方)。
按法:用拇指按揉3分钟,酸胀就可以。
作用:健脾化湿、降血脂、改善腹泻,特别适合舌苔厚腻、容易疲倦、体内痰湿重的人。
穴位3:足三里
位置:膝盖下方四指宽,胫骨外侧1横指。
按法:每天按揉5分钟,或者用艾灸温灸3—5分钟。
(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