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市第二小学自2024年1月被确定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以来,认真贯彻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精神,成立科学教育领导小组,制定科学教育实施方案,创新科学教育“三五七”模式,明确“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师生素养、打造陕南名校”三大目标,明晰抓实五项建设工作思路,优化做好七个“科学教育+”实施策略,形成了人人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开启了学校科学教育新篇章。
三大目标引领科学教育新方向
坚持质量立校,构建“双减+科学”课程体系。聚焦科学教育,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系统构建“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实践课程”三维课程体系,让科学教育在学校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发挥辐射引领作用,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坚持师生为本,实施科学素养双提升工程。开展“卓越科学教师成长计划”,加强学科交流融合,提高科学教师整体素养,培养一支具备创新能力的优秀科学教师团队。推进“未来科学家育苗计划”,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积极态度和科学创新精神,增强科技自信,厚植家国情怀,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坚持内涵发展,创建陕南科学教育名校。建设智能化科学探究中心,建立“小学+中学+高校+科学协会+科学教育场馆(基地)+科技创新企业(园区)共建”的科学教育共同体,逐步形成完善的科学教育体系,以科学教育为“引擎”,加快推进打造陕南科学教育名校进程。
五项建设实现科学教育新变化
学校从机制、课程、阵地、师资、环境等五项建设入手,推进科学教育工作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向前迈进,实现了科学教育五大新变化:
机制建设稳固科学教育之基: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建立了评价与监测机制。
课程建设深化科学教育之本:加强科学类课程建设,创新融合科学课程,开发校本课程,以赛促学,注入科学课程活力。
阵地建设创设科学教育空间:拓宽科学视野,打造“基础实验室+创新工坊+数字科普馆”三位一体空间平台,切实建好科学教育阵地。
师资建设点亮科学教育之灯:强化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科学素养,目前,科学教育师资队伍中拥有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教学能手4人。
环境建设营造科学教育氛围:开辟了种植园与养殖基地,打造浸润式科技学习环境,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阵地进行科普宣传,让每一寸空间都充盈科普气息。
七个“科学教育+”丰富科学教育新内涵
学校结合实际,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科学活动为基本形式,以研究性学习和趣味探究活动为抓手,以“科学教育+”为实施策略,将科学教育与各项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科学教育+德育。在中高段学生中开展“五个一”学习模式。即每学期读一本科普读物、每学期看一部科普教育影片、每学期讲一位科学家的故事、每学期参观一处科普教育基地、每学期写一篇科普征文。利用班级群、图书馆、宣传板报等提供科普知识和科技发展的信息。建立与科普教育基地和专业学会的联络,聘任专家开办科技教育知识讲座,多种途径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开展科普知识竞赛和科普征文,丰富学生的科学文化生活,让科学思想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灵。
科学教育+学科。结合学科特点,挖掘教材中科学教育的素材,作为备课的重要部分之一,开展各学科的科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在学习科学文化及科学家优秀品质的过程中,培养科学态度和人文精神。积极开展学科竞赛,发展学生个性,培养科学竞争意识。
科学教育+探究。注重研究性学习,致力于在学生心中播撒探索未知的种子。利用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和科学思维。积极探索科学教育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利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学生打造更加生动、直观、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让科学探究之路更加宽广而深远。
科学教育+创新。通过精心设计的科技小制作项目,学生在动手实践中领略科学的魅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将制作航模、房屋模型、数学模型等作为连接现实与想象的奇妙纽带,引导学生将抽象概念具象化,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与构建能力,更激发了学生对科学原理探究的兴趣。在变废为宝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从不同角度审视世界,发现了废物背后的无限可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创新无处不在”的真谛。
科学教育+实践。设计有趣的家庭作业和课外拓展活动,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参与度。简单的家庭科学实验,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科学探索活动。鼓励学生在家中开展一些长期的科学小实验,培养学生的耐心和责任感,让科学教育渗透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科学学习氛围。组织科学讲座、科学竞赛、科学展览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科学教育+教研。从教师的不同需求出发,采取“参与式”“研讨式”等多种学习形式,提高理论学习的效果。定期组织教研活动,邀请专家辅导,开展课标学习研讨,培养具备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
科学教育+硬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实验器材,打造数字化校园,健全功能部室,提供安全有趣的设施设备,方便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活动。
“要让每个孩子都成为‘科技火种’的传递者,在这片孕育过‘丝绸之路’文明的土地上,续写新时代的科学传奇。”旬阳市第二小学校长刘明山说。
(王太壮 陈辛欣 刘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