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38项改革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106项在全省复制推广
8年奋进,陕西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激活开放动能
  2017年4月揭牌至2025年2月底,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陕西自贸试验区”)累计形成创新案例985项,38项改革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106项在全省复制推广;新设经营主体24.08万家,其中新设企业13.58万家,是设立前(2.56万家)的5.3倍;累计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28万亿元,累计实际使用外资32.7亿美元,以不足全省1/1700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省70%的进出口贸易额,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的1/3以上……8年来,陕西自贸试验区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为引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在首创性、集成性、差别化、带动力上取得新成效,国家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日益彰显。
   推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
  陕西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上线运行金融服务、数据验证服务等19大类247项地方特色服务功能。实施AEO便利化政策,进出口货物平均查验率较常规管理企业降低20%。全面落实陕西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和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优化全省外商投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三星、美光、采埃孚等外企持续加大在陕投资,三星项目成为全国3个标志性外资项目之一。引入两支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基金,总规模4.75亿元,全年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首次突破千亿大关。
  加快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
  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功能区建成国际邮件、商业快件、跨境电商“三关合一”监管场地,上线运行“互联网+进口快件跟踪系统”,落地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税款电子支付业务。加快中欧班列长安号跨境电商全国集结中心建设,聚集上下游企业320余家。29家企业在16个国家和地区布局36个“海外仓”。二手车出口“一站式”服务中心在西安国际港站揭牌运营,助力打造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的二手车出口集结中心,首创“二手车出口+中欧班列+综保区集结+启运港退税”模式,2024年全年出口二手车7346台,同比增长80%。
  推动产业集聚创新发展
  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积极探索创新服务型制造发展新模式,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家级集成电路综合性产业基地,西安高新功能区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全国12%。西咸新区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贸易、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多项创新成果,沣东新城功能区对医药物流产业的仓储端、管理端、供销端、服务端进行数智化转型,2024年园区医药物流产业产值达200亿元。杨凌示范区加快推进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发布《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农业合作行动计划(2025-2027年)》,探索开展种业对外开放先行先试,搭建国际粮农全产业链和跨境订单农业服务平台,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上合组织国家建成10个境外农业园区,加快形成国际农业科技产业合作体系,“杨凌农科”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国际交流合作的靓丽名片。
  省商务厅副厅长、省自贸办副主任孟军表示,2025年,省商务厅将以国家层面《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为根本遵循,积极开展首创性集成式探索,推动全产业链创新发展,增强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促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陕西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记者 杨海琴)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