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在墨脱县境内拍摄的云海景观。 新华社记者 普布次仁 摄 春日,踏入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县,记者仿佛瞬间置身于与世隔绝的仙境。这里山峦叠嶂,云雾缭绕,广袤无垠的原始森林如同一块巨大的绿色绒毯,温柔地覆盖大地。清澈的河流在阳光下波光粼粼,宛如一条蓝色丝带,在山间蜿蜒穿梭,为这片土地增添了灵动与生机。
墨脱县平均海拔约1200米,这里湿润多雨,风景秀丽。近年来,墨脱县政府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工作。通过实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湿地保护等一系列生态保护工程,墨脱的森林覆盖率逐年稳步提升。
不久前,在墨脱县德兴乡杉木保护基地苗圃,护林队长扎西平措扶着高达30米的珍稀杉树告诉记者:“小时候,我曾跟着父亲伐树,其中就包括杉树。现在,我是它们的守护者,每天巡护时都要拥抱它们。而且政府聘我们当生态管护员,薪酬比砍树多3倍。”
墨脱县县长李继承在2025年墨脱县政府工作报告中系统总结了当地生态治理成果:当前,全县创新“树长制”,36万亩珍稀林木得到管护;全县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保护面积占县域面积61%;建立三级河湖长体系,覆盖52条主要河流,饮用水源达标率100%;建成自治区级生态示范村镇42个。不仅如此,当地还通过差异化补偿标准设计,使高海拔生态脆弱区群众年均增收4200元,真正实现了“守护者受益”。
优美的环境使墨脱县成为众多珍稀动植物的家园。记者了解到,墨脱县生物多样性丰富,滇金丝猴、孟加拉虎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秀丽兜兰、雅鲁藏布虾脊兰等珍贵植物在此争奇斗艳。不久前,白尾梢虹雉与棕尾虹雉这两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首次现身墨脱,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宝贵数据。
墨脱县是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这片生机盎然的世外桃源,却曾因与世隔绝的地理环境成为鲜为人知的高原孤岛。
如今,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墨脱县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当地群众敏锐地察觉到,墨脱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景观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于是,他们积极推动生态旅游发展,推动“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2024年,墨脱县的生态旅游迎来爆发式增长。全年游客数量高达60万人次,是该县人口的40多倍。记者了解到,墨脱县当地居民纷纷开办特色民宿、售卖本地美食,吃上了生态旅游这碗饭。在墨脱县城的藏家民宿里,老板卓玛热情地招待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她满脸笑意地说:“以前我们靠种地为生,收入微薄。自从发展生态旅游后,我们家的民宿生意越来越好,收入比过去翻了好几倍。”
除了生态旅游外,墨脱县还积极探索碳汇交易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新路径。墨脱县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说:“墨脱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碳汇交易潜力巨大。我们正在积极开展碳汇本底调查和项目规划,希望通过碳汇交易为墨脱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在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进程中,墨脱县还十分注重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当地政府举办民俗节、生态文化展等各类文化活动,增强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如今的墨脱县,正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未来。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墨脱将持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探索创新,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据《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