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仿生四足机器狗。
程小雨 摄
机器狗身背辐射剂量仪,灵活地在现场巡逻;无人机携带着神秘的“黑匣子”,充当矿产勘查的智慧“天眼”……
在日前举行的第23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暨第7届生态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硬核”科技纷纷亮相展区。这些技术正在生态环保领域发挥妙用,相关核环保企业着力以科技赋能绿色发展。
构建无人化辐射监测网
在浙江国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台前,一台便捷灵动的仿生四足机器狗映入记者眼帘。只见它背部搭载辐射剂量仪,头上安装着360度全景摄像头,正在现场巡逻。
“它的核心科技,就在背部搭载的这台辐射剂量仪里。”浙江国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王骅向记者指了指机器狗身上的罐状仪器,“这台看似小巧的军工级碘化钠探测器,就像辐射显微镜一样,能够精准捕捉环境辐射剂量率数值,可以代替人工在各种常规或者复杂的环境中开展不间断的辐射巡测。此外,我们的机器狗配备了红外传感器,可以在封闭空间内进行红外3D环境虚拟建模,绘制区域三维模型。”
这支来自辐射应急领域的“特种兵”,在重点核与辐射应用场所和核与辐射事故应急现场肩负着重要使命。机器狗能适应零下20摄氏度的极寒天气,无论是35度的陡坡,还是狭小的工业区楼道、完全封闭的隧道和厂区,都可能出现它们的身影。
“我们的机器狗在应对突发核与辐射事故时,能够代替应急人员到达高危区域开展应急监测。同时,监测数据可以实时回传至应急决策平台,通过平台的智能分析,得出应急决策建议,为后续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在降低应急人员暴露于辐射环境中风险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应急效率。”王骅说。
在辐射应急演练的现场,与灵活的仿生四足机器狗协同作战的,还有充当“天眼”的无人机。
在中陕核生态环境有限公司的展台,一台体积庞大的无人机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在无人机的前面,摆放着一个“黑匣子”。
“黑匣子”里到底藏着什么奥秘?工作人员傅燕向记者揭晓了答案:“这是无人机航空伽马能谱仪,其中放置着两升碘化钠放射性探测晶体。系统集成后,可应用于辐射应急现场的热点巡测与放射性矿产调查的场景。”
无人机在天上搜寻放射源,机器狗灵活出入各类应急场景,一张“及时战得出、随时响得应”的无人化辐射监测网络逐步构建。
核技术助力有机固废快速腐熟
草莓、哈密瓜是市场上正在热销的水果,很多消费者不知道的是,这些种植在天南海北的水果,可能都使用了同一种肥料——内生黄腐酸型有机肥。
内生黄腐酸型有机肥的生成,与核环保创新技术息息相关。
“我们通过核工业领域的创新环保技术,开发出一种针对餐厨垃圾尾渣、畜禽养殖粪污等有机固废的快速腐熟催化剂。将这种催化剂加入餐厨垃圾尾渣、畜禽养殖粪污等有机固废中,10分钟内就可以快速除臭,一小时就能产出内生黄腐酸型有机肥。有机肥各项指标全部符合国标要求,安全可靠。”中核同创(上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冯艳敏介绍道。
大大缩短餐厨垃圾尾渣、畜禽养殖粪污产生堆肥的时长,是这项技术的显著优势。“传统的堆肥技术处置时间长,好氧堆肥最快要7天,厌氧堆肥普遍需要45—60天,而用上快速腐熟技术,一小时就能解决问题。”冯艳敏告诉记者。
快速腐熟技术产生的肥料品质如何?一组数据揭晓答案,根据原料的不同,肥料中黄腐酸含量为5%—26%。比如,以餐厨垃圾尾渣为原料产出的肥料中,黄腐酸含量高达26%。
黄腐酸作为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广泛应用于增强作物抗寒、抗旱等抗逆性能力,保证稳产增产。在土壤培肥、地力提升、作物增产提质、修复酸性土壤、改良盐碱地等方面,利用核工业领域创新环保技术开发的快速腐熟肥料,正发挥着重要作用。
“山东的草莓、海南的哈密瓜,都用上了我们生产的肥料。增产效果特别好,普遍增产20%以上,产品受到老百姓的喜爱。”冯艳敏说。
无人设备加速辐射应急场景升级、核技术助力有机固废快速腐熟……这些“硬核”科技充分展现了核能领域在“双碳”目标下的技术创新,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据《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