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曹珺)今年以来,渭南市生态环境局潼关分局坚决扛起政治责任,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将党建工作与水质监测任务深度融合,自3月21日起全面启动黄河、渭河干支流断面水质监测专项行动,以“红色引擎”驱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质增效。
党旗插在一线,筑牢攻坚堡垒。渭南市生态环境局潼关分局组建“碧水先锋”党员突击队,充分发挥党员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在渭河公庄、风陵渡黄河大桥等7个重点监测断面,党员骨干主动承担跨区域采样、复杂水域作业等任务,严格遵循《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采用标准化采样流程和实验室质控手段,确保数据真实可靠,为水质治理筑牢数据根基。
数据驱动治理,党建业务同频。渭南市生态环境局潼关分局坚持“监测数据服务决策”导向,党员技术骨干组成数据分析专班,对已采集的24组样品、343组监测数据进行深度研判,形成水质变化趋势分析报告,为精准溯源、科学治理提供关键依据。同时,依托“主题党日+业务研讨”活动,开展技术攻坚,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切实将监测数据高效转化为治污效能,为流域水质改善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重点加密监测,筑牢安全防线。渭南市生态环境局潼关分局持续深化“党建+生态环保”融合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构建“监测—分析—预警—治理”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在重点时段实行加密监测,动态捕捉环境质量变化。同步运用科学技术手段,深入开展污染源溯源分析,精准锁定污染源头,以高质量监测数据全力护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美丽潼关筑牢生态监测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