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来华留学生法治认同培养的实践路径
□西安外国语大学 王倩
  随着我国与其他国家的教育合作日益紧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选择到中国学习,一方面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与融合,另一方面也对我国高等教育和社会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法治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石。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法治的认同程度,不仅会影响留学生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质量,也关系到中国法治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以及国际交流合作的顺利开展。因此,高质量地开展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工作,培养留学生对中国法治的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来华留学生法治认同的内涵与特征
  法治认同是指社会成员对一个国家的法治建设理念、法律制度和法治实践予以认可、接受和遵循的总体态度和内心信念。它不仅包括社会成员对国家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的认知,还涵盖了社会成员对国家法治精神的理解和信仰。法治认同具有主观性、相对性和动态性等特征。主观性体现在不同的社会成员对国家法治的理解和感受可能存在差异;相对性是指法治认同受到文化、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动态性则表明法治认同会随着个体的经历和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依据文化适应理论,个体走进全新的社会文化环境的过程中,必然会经历一系列的适应过程。因此,来华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也会面临着文化适应的问题。通过学习和适应中国的法治文化,有助于留学生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针对来华留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应当多措并举开展有针对性的法治教育,以增强其对中国的法治认同。
  优化法治课程内容
  高校应当在留学生的课程体系中适当增加法治相关课程的比重。一是开设专门的中国法律课程,让留学生系统地学习中国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尤其是与留学生在华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能够最大化地预防或者减少留学生因不知法而违法犯罪的可能性。同时,高校还可以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将法治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二是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应当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庭审观摩、模拟法庭、案例教学等,提高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随着数字教育如火如荼地开展,高校可以开发在线法治教育课程和学习平台,方便留学生实现时时可学、处处可学。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在高校从事大学生法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多数都是非法学专业出身,而且多数教师的法律英语水平难以达到双语或者纯外语教学的水平,因此应当加强对师资队伍的专业和语言培训,以便提高留学生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丰富法治文化活动
  目前高校普遍会面向留学生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尤其是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活动。一是在常规文化活动中,高校可以适当加入以宣传中国法治文化为主题的活动,例如,高校可以举办法治文化讲座、法治知识竞赛等活动;也可以组织留学生参观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红色法治文化的历史遗迹或者教育基地。二是高校也可以在校园内设置法治宣传栏、张贴法治标语、播放法治宣传视频等,营造浓厚的校园法治文化氛围,让留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法治文化的熏陶。三是通过自媒体和短视频宣传法律知识或典型案例,以更加生动活泼的方式,向留学生展示我国法律制度中的重要规范以及我国法治建设的历史成就,让留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形成对我国法治的内心认同。
  拓展社会参与路径
  社会参与活动有助于留学生观察到、体会到我国法律制度在现实生活中运转的真实情况,更具有感召力和说服力。在运用好校内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之外,高校还应当积极拓展留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路径,让留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对中国法治建设成就的真切感受。一是可以组织留学生辅助司法机关开展法律援助或者法律翻译工作等,让他们亲身体验中国社会生活中法律运行的真实情况,也有助于提高留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二是可以引导留学生参与各类组织或社区的法治宣传活动,如担任法治宣传志愿者、撰写双语法治宣传文章等,促使留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法治理念和法律制度。通过各类社会参与活动,留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基层法治实践,同时留学生也能够基于自身实际体验,向自己国家的民众传播中国的法治文化。
  增强管理育人实效
  来华留学生法治认同的培养,需要高校、社会、政府形成联动管理机制,增强高校内外各项留学生管理制度的育人效果。在高校内部,应当建立健全留学生管理制度,明确留学生的权利和义务,规范留学生的行为。管理制度中要体现法治精神,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校外,无论是相关政府机关还是社会组织,应当尽量为留学生提供高效便捷的日常法律服务,如设立法律咨询热线、建立法律援助机制等。更为重要的是,留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自身权益受到损害的情况,能够通过合法的途径,例如诉讼、仲裁、调解等方式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留学生出现违法违纪甚至犯罪行为时,司法机关能够公平公正高效地处理案件,让留学生获得平等公正的对待。无论是从结果正义还是从程序正义方面,让留学生感受到我国法治理念和法律制度在社会中有效运转,必然会让留学生对我国的法治建设产生真正的信服和认同。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双一流’背景下陕西高校留学生法制教育与预防违法犯罪问题研究”(项目号:SGH18H196)、西安外国语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双一流’背景下陕西高校留学生法制教育模式改革研究”(项目号:18BY34)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