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延安市志丹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劲头,紧扣稳增长主线,创新践行“一个目标、两个抓手、三个支撑”的“123”工作思路,全力推进“五集五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实现首季“开门红”。数据显示,一季度园区产值达15.67亿元,同比增长30.4%;营业收入16.49亿元,同比增长30.5%;实缴税金0.54亿元,利润总额0.71亿元。
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园区主动作为、攻坚克难的生动实践。园区对标延安市产业发展“大盘子”,抢先启动园区总体规划与产业规划修编工作,为高质量发展锚定精准航向。
在项目推进上,园区火力全开。6000吨石油助剂项目顺利投产达效,储气调峰二期、BOG提氦、柔性管道等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一个个优质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园区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更让产业链条不断向上下游延伸,为园区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园区立足县域资源禀赋,聚焦天然气和油田伴生气产业优势,开展精准招商“攻坚战”。一季度,园区与50吨配位体催化剂、5000吨有机酯、10万吨环保增塑剂和ENB(乙叉 降冰片烯)技术专利中试等项目达成合作意向。这些项目的引入,将在现有产业链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产业深度融合,不断放大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产业集群发展的“磁场” 效应。
基础设施是园区发展的根基。园区在“六双”战略的基础上,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专业化消防站、消防应急通道、污水和中水回用管网等项目稳步推进,农副产品加工园供气管线、信息化平台、危化品停车场、加油加气充电站等配套设施加速落地。如今,园区正全力构建生产、生活和设施服务“三位一体”的全方位公共服务保障体系,让企业发展更有底气、更具信心。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园区创新落实周“解扣”和周“解难”机制,推行园区项目代办“四个一”和领导包抓企业制度,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同时,常态化开展“审批服务进园区”活动,为项目建设、企业运营提供全流程、保姆式服务保障,让惠企政策真正落地生根,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加速前行。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园区抢抓“秦创原天然气清洁高效利用产业创新聚集区”建设机遇,整合县域天然气、伴生气资源,实现统一处理、集中供给,大幅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本地转化率。此外,园区积极搭建“园校企”合作平台,与延安大学、西安石油大学等5所高校携手共建,围绕天然气和油田伴生气转化利用,申报23个“四链”融合项目,促成5项高校科技成果成功转化,实现园区、高校和企业资源共建共享,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下一步,园区将继续锚定“五集五区”现代化产业园区建设目标,深耕“123”工作思路,全力打造产业升级示范区、科技创新先行区、改革开放引领区、绿色发展先导区和吸纳就业核心区,充分发挥园区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引擎”“主阵地”作用,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园区力量。
(沙江 记者 高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