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铜川市印台区金锁关镇坚持将党建引领作为“红色引擎”,做实“党建+养老”“党建+产业”“党建+服务”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基层党建变成一个个服务群众的具体项目。
“党建+养老”,托起幸福生活“夕阳红”。“我腿脚不便,去理发得走个大半天。如今,家门口就有理发室,方便极了。”提起社区的便民理发室,周大爷十分开心。今年以来,金锁关镇石头坡党(总)支部以“四个三”工作机制为指引,紧盯社区老年人口多、理发难的问题,将闲置空间改造成便民理发室,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焕新颜。同时,针对残疾、独居等特殊群体,社区党员与“向阳花”志愿者组成“暖心服务队”上门服务,让“剪去烦恼丝、理出新生活”照进现实。
“党建+产业”,铺就乡村振兴“快车道”。曾经,金锁关村食用菌基地因技术短板陷入困境,大棚在阳光下无声地闲置,成为发展之痛。今年以来,金锁关镇严格落实帮扶产业“四个一批”决策部署,组织党员干部、产业骨干外出取经,邀请专家“把脉问诊”,将闲置大棚改造为蔬菜种植基地,种上豆角、辣椒、西红柿等时令鲜蔬。“这些蔬菜既新鲜又健康,我逢人就夸!”孔女士拎着刚买的蔬菜,笑容满面。此外,金锁关镇还积极协调,组建由党员技术骨干和种植专家组成的“田间课堂”服务队,手把手传授种植技术。
“党建+服务”,点亮旅途“情暖灯”。金锁关社区以“一链三环”党建机制为纽带,针对过路司机、旅客等群体的迫切需求,创新打造“途暖驿站”,宛如旅途中的温暖港湾。驿站内,设置有免费休息区、饮水机、空调、急救药箱等设施,还设立心理咨询室与矛盾化解室,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驻点提供服务。“跑长途最怕路上没个歇脚的地儿,这儿的驿站就像自家客厅!”常年跑货运的王师傅感慨道,“渴了有水喝,手机没电随时能充,累了还能躺平眯一觉,连心里憋闷都有人陪着唠。能在赶路时碰上这么有人情味的地方,打心底里觉着党和政府的关怀,就实实在在落在咱脚边!”
(记者 冯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