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以文化和科技融合加快陕西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单璐玉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之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随着新兴技术的加速革新,科技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驱动作用越来越强,文化与科技融合成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特别指出,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2024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中进一步强调,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陕西作为拥有丰富文化资源的省份,具备独特的文化产业发展优势。新征程上,要着力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促进陕西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激活文化新质生产力,为实现文化强省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一、深刻理解文化和科技融合的现实意义
  文化和科技融合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发展文化新业态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一是文化和科技融合有助于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在《陕西文化发展报告(2024)》中,强调了“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发展”“深入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繁荣发展数字文化产业”的文化发展方向,这是推动陕西文化产业转型的应有之义。文化和科技创新的深度交融,加速了跨行业、跨文化和跨场景等融合性文化新业态、新模式涌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二是文化和科技融合有助于塑造文化新质生产力。文化新质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在文化领域内呈现的新质态、新类型。科技是激活文化生产力的关键要素,现代科技手段和文化资源深度融合,对激活陕西文化新质生产力、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三是文化和科技融合有助于更好回应人民精神文化需求。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也产生了新需要。线上演播、数字艺术、数字娱乐、沉浸式体验等新型文化业态的涌现,丰富了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将更好满足人民在数字时代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更好促进人民实现美好生活。
   二、注重发挥陕西文化和科技融合的独特优势
  陕西是文化大省,具备推动新型文化业态发展的资源优势,数字文化产业市场潜力正逐渐释放。一是文化资源富集,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文化条件。陕西悠久的历史文脉,不仅孕育了独特的文化样态,而且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丰富历史资源。据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统计,2024年全省重点文旅产业链全年营收8638亿元,同比增长11.7%。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是陕西对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深度挖掘,更是陕西文化资源的创新转化。二是科创实力深厚,赋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陕西是科教资源大省,聚集了110多所高校、1800多家研究机构院所,以及2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特别是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以数字技术驱动文旅类、文博类、文化影视类等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有助于更好释放文化产业创新活力。三是数字基础设施完善,文化产业发展底座扎实。陕西省大力培育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集群,自文化产业“十百千”工程实施以来,以国家文化大数据西北区域中心为依托,建成了陕西文化专网、陕西中华文化数据库、陕西一体化文化大数据服务平台,形成了“一网、一库、一平台”的基础设施架构,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数字技术支撑。
   三、通过文化和科技融合促进陕西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的新形势,要立足陕西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多维并举推动文化与科技的全面融合,扎实推进陕西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顶层规划部署,健全文化产业数字化的体制机制。应完善统筹联动、协调推进机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群众共享的大文旅发展格局,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加快落实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工作部署,出台涉及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财税、行业规范与技术标准等相应的配套政策,为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二是促进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增强陕西数字文化品牌影响力。应加强科技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推广,畅通技术研发、成果应用、资源共享等一体化转化机制。完善成果评价与激励机制,鼓励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和开发,推动“文学陕军”“长安画派”“西部影视”“陕西戏剧”“陕北民歌”等文化品牌数字化、网络化,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文化产业化效能。三是打造数字化创新平台,深化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应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促进政府部门、高校、科研机构与文化企业之间的深度协作,共同开展文旅项目研究和文化产品应用开发,实现优势互补、同频共振。同时,扩大秦创原创新平台辐射力,推动文化产业与互联网、物联网深度融合,打造一批陕西文化新兴产业专有平台,增强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整体效应。四是激发数字文化产业活力,塑造数字经济新实体。应注重深挖数字文化产品市场潜力,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建立供需动态适配机制,促进资金、数据、技术、人才等市场要素的流动与配置,让优质的文化产品充盈文化市场。通过利用数字技术带动文化消费,助力数字文化产业释放新活力,促进数字文化产业赋能实体经济。
  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大趋势和关键所在。新征程上,激发文化新质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必须注重科技的重要作用。要着力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增强陕西文化产业发展新动能,开创陕西文化产业发展新局面,进而为推动陕西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省注入磅礴力量。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