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浅谈托班幼儿科学探究兴趣的培养策略
□广东省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幼儿园 吴静萦
  一、引言
  托班幼儿好奇心旺盛,具有初步的探索欲望,其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然而,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部分教师更倾向于开展以“立规矩”为主的室内集体教学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托班幼儿自主探索的机会,不利于其科学探究兴趣的萌芽。本文基于陈鹤琴“活教育”理论以及托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实践案例,深入探讨有效激发托班幼儿科学探究兴趣的具体路径与方法。
   二、保障幼儿户外观察时间与趣味探究活动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课程论明确指出,大自然与大社会是幼儿游戏、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幼儿在接触自然、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与亲身体验来获取经验和知识。科学教育应契合幼儿的生活和学习方式,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让幼儿在观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中开启科学探究之旅。
  (一)打破传统观念,重构幼儿作息时间
  弹性入园时间:延长早上入园至早操的时间,鼓励幼儿“边走边看边探索”。如幼儿可以摸摸风车,观察风车的转动,从而感知风力的大小。
  延长户外活动时间:在早操后至午餐前、午饭后、下午体育活动后,均安排充足的户外自由探索时间,让幼儿有更多机会亲近自然、探索自然。
  (二)利用自然资源,设计趣味探究活动
  幼儿天生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在户外探索中,幼儿能够接触到自然环境、动植物、物理现象等多种元素。这些丰富的科教资源不仅有助于幼儿身心发展,还能激发其科学探究兴趣。以托班幼儿的户外寻宝活动为例:
  1.情境创设:教师在菜园藏匿彩色羽毛、宝石、花瓣等“宝物”,创设寻宝情境,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2.自主探索:幼儿提篮寻找,自主发现、观察、比较。如识别形状为圆形的宝石、颜色为粉色的羽毛等,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3.交流分享:教师倾听并引导幼儿表达想法,组织分组讨论,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动手操作(核心探究):教师提供透明塑料瓶,引导幼儿将自主搜寻到的“宝物”塞入瓶中制作自然感官瓶,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5.发现问题:小物件(如宝石、羽毛)易塞入瓶中,而大/长物件(如树枝、整片树叶)难以直接塞入瓶中,引发幼儿的思考。
  6.尝试解决:幼儿在实践中探索方法,如将整片树叶撕成小块后塞入瓶中,培养幼儿的解决问题能力。
  7.比较分析: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原因(大小、软硬等差异),如蜗牛壳“太硬不能变小块”,加深幼儿对物体特性的认识。
  8.体验反馈:摇晃自然感官瓶感受声音变化,建立动作与结果的因果联系,让幼儿在体验中学习科学知识。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积极支持幼儿进行户外探究活动,为幼儿创设条件,给予幼儿充足的时间去观察与发现,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去探索,从中体验探究的乐趣。
  三、创设宽松浸润的科学探究环境
  依据陈鹤琴先生的十七条教学原则中的“注意环境、利用环境”,教师应为幼儿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和浸润的自然环境。
  (一)宽松的心理环境
  托班幼儿对周围事物刚刚建立起兴趣,如果他们的兴趣被否定或忽视,好奇心很容易受挫。因此,教师要鼓励和支持幼儿好奇、好问、好探索的行为。同时,对于他们因探索而弄脏、弄乱甚至损坏物品的行为,教师应给予宽容和理解。例如,对于下雨天幼儿尝试跳水坑来探索水花四溅的现象,教师应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允许他们穿上雨衣和雨鞋进行尝试。在这样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幼儿能够大胆尝试探索,体验乐趣,从而使其科学探究兴趣也得到良好的培养。
  (二)浸润的自然环境
  幼儿园可以创设一个小的自然环境,让幼儿在园内种植各种不同的植物,饲养一些小动物。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中,幼儿可以发现、探索和学习,认识自然环境中的动植物,激发他们对自然界的好奇和探索欲。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剥大蒜种到菜地里,每天浇水,观察大蒜慢慢发芽、生长,感受生命的活力,滋润童心。泥土是托班幼儿感兴趣的自然物,可以给幼儿留一些空菜地,让他们自由铲土、翻土、浇水,发现泥土中的小动物,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
  四、提供丰富的材料和工具,鼓励幼儿动手操作
  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和工具,例如放大镜、小镊子、小铲子等,供幼儿自主选择,鼓励他们动手操作。如在户外寻宝的延伸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往自然感官瓶里装水,观察其中的变化。幼儿会看到石子沉在瓶底,而树叶和树枝浮在水面上,从而初步感知沉浮现象。教师还可以准备一个大的储物箱,装半箱水,让幼儿在大自然中寻找物品并放入水中,继续观察沉浮情况。接着,教师可以投放回形针、磁铁、漏勺、小渔网、大勺等工具,并提出挑战:“回形针掉水里沉下去了,谁能把它救上来?”引导幼儿“解救”回形针。有的幼儿可能尝试用大勺、漏网等方式打捞失败,有的幼儿可能见过钓鱼或玩过磁铁钓鱼游戏,就会想到用磁铁来钓回形针。成功的操作体验给幼儿带来强烈的满足感和自信心,同时,大家也直观感受到磁铁的磁力特性,极大地驱动幼儿持续探究的兴趣,并促进具体经验的积累和内化。
   五、结语
  托班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是与生俱来的宝贵品质,是其认识世界、主动学习的原动力。教师需扮演好支持者、引导者和共同探索者的角色,转变观念,细心观察,智慧支持,尊重其年龄特点与发展规律,摒弃过度规训的教学模式,有效地呵护和激发托班幼儿内在的科学探究兴趣,为其后续的科学素养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真正践行“活教育”的真谛,让科学的种子在托班幼儿心中生根发芽。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