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处理厂3#导热油炉的氮氧化物排放浓度数据异常,赶紧查看!”7月2日,在环境监测室,正在检查第三方监测报告的李娜突然严肃地说。这是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气三厂开展环境监测专项整治行动的一幕,通过全链条管控、多维度发力,坚决筑牢环境监测数据真实可靠的“生命线”。
三级审核织密数据安全网。在第二处理厂化验室里,化验员王师傅完成水样检测后,将原始数据与图谱上报至班长。班长紧盯采样记录与仪器日志,核查数据是否“有源可溯”,技术员用专业视角审查报告规范性,主管领导则通过现场复核与交叉验证,确保数据真实可靠。这套覆盖采样、分析、报告全流程的三级审核制度,让每份数据经历“三关考验”。
例会攻坚化解超标风险。月度监测分析会现场气氛凝重,大屏幕上闪烁的红色预警数据格外醒目。“某站采出水指标波动较大,工艺部门必须在24小时内拿出优化采出水处理系统运行方案。”会议现场,各部门负责人围绕数据异常点位展开了一场头脑风暴,逐一排查了设备运行参数和采样点位布局。会后组建专项攻坚小组,连夜奔赴现场开展现场加密监测,发现是近期清管作业原水质量导致气浮装置处理效率下降。“现在我们建立了‘监测—分析—整改(优化)—复测’的闭环机制,类似问题整改周期平均缩短了60%。”安环部负责人翻看问题销项清单后说。
认真整治净化监测生态。在服务商资质能力核查现场,考核组专家随机抽取了5份原始记录,“这份原始记录未检验四氯乙烯的吸光度,不符合HJ637中5.3条的规定。”这种突击式检查已成为服务商的“必过之关”。在整治行动中,核查组采用了“资料倒查+现场查验+数据比对”的组合拳,成功发现了10项服务商监测报告不符合项。“现在服务商都知道,我们的‘火眼金睛’容不得半点马虎。”质量安全环保监督站负责人表示。
如今,监测数据上传及时率达100%,异常数据整改完成率提升至98%,一套精准可靠的生态环境监测“免疫系统”,为气田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邹丽蓉 记者 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