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梁高强)今年以来,咸阳市武功县持续加强全县鸟类等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建立长效保护机制,广泛开展宣传教育,落细落实野生动物保护各项措施,切实筑牢野生动物保护生态屏障。截至目前,武功县共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4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24种,“三有”保护动物29种。
高度重视鸟类等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成立专项工作专班,印发禁止非法猎捕交易等通告,建立起党政同责、全域覆盖的长效保护机制,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将野生动物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列支15万元专项资金。建立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联席会议制度,为保护工作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
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展示武功县野生动物保护成果,科普法律法规和鸟类保护知识,介绍野生动物种类分布。通过图片展览、资料发放、现场科普、短视频推送等方式,让保护知识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野生动物的新格局。
从加强部门协同,到强化联动执法,武功县采取“部门联动、源头严防”的方式,针对集贸市场、花鸟市场等重点场所和渭河流域等野生动物栖息地,开展拉网式排查,出动无人机20台次、巡逻车700台次、执法人员2000人次,摸排重点场所1500个,深挖彻查问题线索,严厉打击非法猎捕、贩卖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
设立7个鸟类监测点,工作人员坚持定点观测与线路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尤其在野生动物迁徙期,深入渭河、漆水河流域等地,密切关注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和种群数量变化情况,扎实开展清网清套清夹行动,及时清理危害野生动物安全的各类隐患,为野生动物营造安全、稳定的栖息环境,确保其迁徙、繁衍不受干扰。
从公开救助电话,到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武功县优化野生动物救护机制,持续提升野生动物救护的科学性、专业性、规范性。今年以来,先后收容救助环颈雉、猫头鹰等野生动物12只(头),为野生动物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