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爷爷是一位戎马半生的老军人、老党员。他退休后,便以电脑为笔、以相机为伴,足迹遍及祖国名山大川,六年光阴,凝成两百余篇文章。这些文章有他从军的峥嵘岁月,有游历四方的见闻感悟,有对家人的深情祝福,也有对朋友的殷切期许。
这本被他取名为《岁月拾珍》的散文集,浸透着爷爷对事业、对家庭、对亲人、对朋友的爱。于我而言,这不仅是一本书,更是连接我与爷爷过往岁月的纽带。
儿时的我常见爷爷伏案写作,那时我虽不解文字之妙,却从他专注的神情里感受到文字的神圣。爷爷常摸着我的头笑着说:“等你长大,就能读懂爷爷的文章啦。”那些画面,如今想来,满是温馨。随着年龄增长,我终于翻开《岁月拾珍》,去探寻爷爷的世界。
在游记篇里,《大美——呼伦贝尔》《穿越天山》等44篇文章把我引入五彩斑斓的大美中国。跟随爷爷的笔触,我仿佛置身辽阔草原,亲眼目睹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翻越巍峨天山,震撼于“一日四季,百里画廊”的壮美景象。他细腻地描绘着风景,字里行间流淌着对这片土地的挚爱,也教会我用心去感受和热爱这个美好的世界。
在随笔篇里,82篇文章篇篇都记录着被时间抚摸过无数遍的故事与感怀,也悄然浸润着我的成长年轮。透过这些鲜活的人物和故事,我看到爷爷对人生、对华夏文明、对军旅生涯的深深眷恋与深邃思考。他在不同岗位上的坚守与奋进,让我懂得了责任与担当。
在亲情篇里,每一篇都令我动容。尤其读到爷爷为我和妹妹写的《小荷才露尖尖角》《聪明的王小小》时,泪水瞬间模糊了我的双眼。文中细数了我和妹妹成长的点点滴滴——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从幼儿园的懵懂到小学的进步。那些我们自己都快遗忘的瞬间,却被爷爷一一珍藏。他不仅记录家人对我们的疼爱,更关注我们思想的锤炼与品德的塑造。爷爷的文字所承载的,是沉甸甸的爱与期许。
读了爷爷的文字,我愈发理解他了。爷爷的一生,有苦难童年的磨砺,有军旅生涯的锤炼,有对文字的酷爱。他把对国家的忠、对生活的爱、对家人和友人的情,都融入这一篇篇文字之中。
如今,《岁月拾珍》是我和爷爷特殊的交流方式。我在书中读懂他的人生智慧,感受他深沉的爱。
这些文章是爷爷送给我和家人的珍贵礼物。它让我明白,岁月虽会流逝,但那些经历与情感将会在文字里获得永恒。我会好好珍藏这份礼物,传承爷爷的精神,在人生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我也期待未来能像爷爷一样,用心记录生活,留下属于自己的“珍贵岁月”。
(西安市高新一中 王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