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张家祯)7月31日,从西京医院传来消息:该院异种移植团队在解析异种移植后患者免疫细胞改变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这项研究基于中国科学院院士窦科峰领衔完成的国际首个基因编辑猪肝脏人体移植研究工作,通过单细胞及空间转录组测序技术,解析异种移植后患者外周血和移植肝脏中免疫细胞改变。上述研究成果日前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自然·医学》上发表。
2024年3月,窦科峰带领西京医院肝胆外科及麻醉科、肾脏内科、超声科、实验外科、心脏外科、病理科、药剂科等十余个科室,成功实施国际首例六基因编辑猪—脑死亡患者的异种异位辅助肝移植。直至观察终点,移植的猪肝脏在人体能正常发挥生理功能,前期研究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以此为基础,在空军军医大学异种移植转化研究院和西京医院异种移植团队支持配合下,本研究通过深入分析各免疫细胞群,进一步探索在目前免疫抑制联合方案下,外周血和异种移植猪肝中免疫细胞的动态变化。
该项研究相关负责人表示,本研究初步鉴定两群单核细胞亚群参与异种移植后凝血异常和T细胞耗竭调控,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异种移植后早期凝血相关排斥反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调节奠定理论基础;逐步揭示异种移植背景下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望开发针对异种移植排斥反应新靶点,改进异种移植物的基因编辑策略。该研究得到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区域联合重点项目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