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孟星晨)8月8日,西安市政府办公厅印发《西安市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政策和配套措施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要求,到2025年底,全市积极生育支持政策配套措施基本完善,生育友好氛围更加良好,人口结构不断优化;家长和看护人员接受科学育儿指导率达到95%以上;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4.8个。到2030年底,全市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更加健全,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与需求基本平衡,生育水平更加适度,人口结构更加合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政策体系更加完善。
在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方面,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保障体系,加强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完善儿童健康服务体系,增强儿童保健服务能力;做好孕产妇和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率。
在完善生育待遇保障机制方面,制定西安市实施细则,明确发放育儿补贴的具体工作流程,确保政策落实落细;逐步优化完善生育保险医保政策体系,将生育费用及生育津贴纳入西安市生育保险支付范围,将参保女职工门诊产前检查费用一次性补贴标准提高至2500元。
在落实住房、交通和税收等支持措施方面,在公租房分配时,对符合公租房分配资格的多子女家庭分配两室一厅房源;将西安市儿童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免票政策由“每一名乘客可以免费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30厘米的儿童乘车”调整为“每一名成年乘客可以免费携带两名身高不足130厘米或年龄6周岁以下儿童乘车”;对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以及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婴幼儿(子女)每月2000元的标准,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依法定额扣除。
在进一步完善托育服务体系方面,2025年底,全市建成1所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5所区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5个特殊儿童托育点、10个用人单位办托点、100所公办托育机构、110所社区嵌入式普惠托育机构,打造“长安养育”社区嵌入式普惠托育服务品牌,逐步形成“一街一公办”“一社区一机构”托育服务圈。
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方面,实施公办幼儿园扩容提质,增加公办学位供给,扩大优质资源总量,全面提升公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实施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规范提升,严格准入管理,落实扶持政策,加强监督考核,促进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健康可持续发展。
《方案》提出,西安将从“强化组织领导,形成政策合力”“强化服务保障,完善服务体系”“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强化责任落实,健全检查机制”等4个方面明确保障措施,扎实推进落实各领域积极生育支持措施,倡导尊重生育的社会价值,构建适龄婚育、文明婚育、性别平等、责任共担的新时代婚育文化,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