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
朱德明
  日前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
  城市,是人类文明演进的结晶,汇聚着经济、文化与社会活动的澎湃活力。然而,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部分城市陷入了过度追求规模扩张与经济增长的误区,忽略了对自然生态的保护与融合。让城市融入大自然,就是要让人们在享受城市发展带来的便利与繁荣的同时,也能尽情领略自然之美。这就需要扭转以往城市与自然背道而驰的发展模式,将生态环保理念全方位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与治理的全过程,塑造宜居宜业、和谐美丽的城市新风貌,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使城市与自然美美与共。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生产和生活空间不断扩大,生态空间不断被挤压。这不仅割裂了城市与生态系统的有机联系,也导致了热岛效应、空气污染、内涝频发等一系列“城市病”。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将生态保护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纳入城市规划的刚性约束,采用“先划生态底线,再落城市布局”的逆向规划方法,推进留白增绿,适度保留生态空间。在空间形态上,倡导组团式发展而非“摊大饼式”扩张,通过生态廊道、通风廊道、城市绿道、景观廊道、蓝绿网络,将城市空间有机嵌入自然基底,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
  要尊崇自然之美,将城市周边的绿水青山、旖旎风光巧妙引入城市之中,打造惬意舒适的居住环境,为市民提供亲近自然、畅享悠然时光的理想之地。要让大自然的元素渗透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推窗望绿、行路见荫、街角遇绿,精心雕琢宜居美丽的城市空间,与自然的韵律和谐共鸣,让人们随时随地邂逅自然之美,提升人居的幸福感与舒适度。
  生物多样性并不是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的“特产”,城市生态也需要生物多样性来维持。要对重要物种和特殊生境实施精细化保护管理,为动物留下栖息空间,恢复城市生物多样性和城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要为野生动植物预留栖息空间,重塑城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让城市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温馨家园,持续提升城市的宜居品质与生态美感。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