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旧资源“活”出新生机
陈家滩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西安市蓝田县坐拥秦岭北麓“山水林田草”的生态本底,承载“蓝田猿人”“白鹿原”的深厚文脉。近年来,蓝田县委、县政府锚定“环山路旅游景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双轮驱动战略,以“生态立县、文化兴县、产业强县”为路径,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逐步构建起“景区引领、民宿集群、乡村焕新、产业融合”的发展新格局。蓝田县普化镇陈家滩村便是这一实践中的生动注脚——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创新业态模式,从“空心村”蝶变为“网红村”,让产业发展的画笔,勾勒出如诗如画的乡村新图景。
   党建领航:让“沉睡”资源苏醒,“宿”造增收引擎
  “以前村里老房空着、校舍闲着,现在都成了游客抢着住的民宿!”说起村里的变化,陈家滩村民满脸自豪。依托“千万工程”经验,村党支部秉持“群众共商、村户共建、和美共富”理念,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为抓手,对碎片化闲置资源进行全面摸排整合。
  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上。从空置的村委会到废弃的校舍,从无人问津的老宅院到杂草丛生的闲置地,村干部与村民一起规划、一起改造。如今,方若谷仓集民宿以百年老宅为基底,打造出诗意栖居的院落;水麓蓝山民宿依溪而建,庭院里的池塘、石阶与花木相映,透着江南禅意,不仅获评西安市精品民宿、蓝田县五星民宿,更成了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地”。
  12家农家乐比邻而兴,年摊位费达5万元,“租金+薪金+经营金”的多元增收模式,让6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曾经的“沉睡资源”真正成了村民的“增收活水”。
  农旅融合:从“打卡路过”到“深度停留”,擦亮乡村名片
  “春赏百花秋赏月,夏享清凉冬有雪”,陈家滩村的四季皆有景致。为让游客不只“路过”,更能“停留”,村里做足了“体验”文章。
  今年六月,20名党员带头下田插秧,村党支部书记郭永洲赤脚站在水田里,插得又快又齐。这场特殊的“田间党课”吸引了村民纷纷参与,80亩稻田如今郁郁葱葱,成了村里的一道风景线,也成了游客体验农事的好去处。“以前各忙各的,现在村里有事,大家都抢着上!”党群同心的干劲为乡村发展筑牢了群众基础。
  读书沙龙、晒秋大会……一系列特色活动让游客沉浸式感受乡村生活;民宿里的本土美食、田间的新鲜果蔬,让游客带走“陈家滩味道”。从“走马观花”到“深度体验”,从“匆匆一瞥”到“住下来感受”,陈家滩村独特的人文与生态魅力,成了游客心中的“诗与远方”。
  产业共富:三产融合激活动能,绘就乡村振兴新蓝图
  民宿火了,产业链也要跟上。陈家滩村在延水路庵景区大道东侧打造百亩稻鱼共生农文旅体验区,“田成方、渠相通、景相连”的田园综合体里,一水双收、一地多赢,既为游客提供了农事体验场所,也为村民增添了增收渠道。
  如今,民宿产业直接带动周边100余户村民年均增收2万余元。村民们有的在民宿务工,有的流转土地拿分红,有的销售自家种的土特产,日子越过越红火。村里还持续完善基础设施,优化营商环境,吸引返乡青年、乡贤能人加入创业队伍,“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创业氛围日益浓厚。
  从“资源闲置”到“产业兴旺”,从“空心村”到“网红村”,陈家滩村以民宿经济为支点,撬动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正如村民所说:“现在的陈家滩,景美、业兴、人富,真是越来越像画里一样了!”
  谁持彩练当空舞?陈家滩村正以实干为笔,以创新为墨,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继续描绘着和美乡村的新图景。

记者 张智民)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