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面对大气污染、水质治理、固废污染防治等一系列生态难题,榆林市生态环境局子洲分局与陕西点云科技有限公司携手合作,成功打造出全省首个县级生态环境智慧治理可视化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开启了子洲县生态治理的全新征程。
榆林市生态环境局子洲分局局长贺腾飞介绍,平台整合多方资源,实现“数据”与“现场”的可视化。通过录入近三年噪声数据、近五年水质数据,接入省级空气站点、市级固废、入河排污口系统,利用电子地图、数据可视化组件将复杂环境数据以直观图表、地图图层形式展现。通过空气质量指数(AQI)的区域分布图、水质达标情况的流域图等,直观掌握环境态势。管理人员通过点击地图点位即可获取对应监测站点详细信息,实现信息的快速查询与运用,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在空气环境质量临近限值时,平台会第一时间触发短信预警功能,将预警信息发送至相关人员手机,确保问题得到及时响应与处理;整合县域内主要企业的各类排污许可、备案信息,AI自动判别届满期限,提醒管理人员与企业主体。
2025年初,平台报警提示子洲县第三中学省控空气站点CO数据连续出现异常高值。工作人员立即操作无人机按照既定航线开展自动巡查,基本锁定污染源为该中学锅炉房区域,前往现场后,工作人员操作搭载“灵嗅”多气体监测仪的便携式无人机,监测出现场锅炉排放口CO最大瞬时浓度为32mg/m3。经子洲县生态环境部门执法人员进一步勘察,并通过专业人员排查处置后,锅炉恢复正常运行。通过无人机再次监测CO最大瞬时浓度降低至0.8mg/m3,降低率达到97.5%。
“平台现有无人机机场一座、便携式无人机两台,均可搭载空气监测仪,实现航线自动巡查、热红外与多倍变焦取证,消除监测盲区。”贺腾飞说。
平台还接入了2个高空瞭望台、4套智能球型摄像机、12套网络摄像机、1套智能网络硬盘录像机以及1套智能视频管理综合平台服务器构建成的水质智能监测模块,对黄河流域二级支流的淮宁河、大理河4个进出口断面和12个流域内断面进行实时监控,实现流域水体颜色、漂浮物等智能识别分析预警,变被动响应为主动防控,将污染事件发现处置的响应时间缩短80%以上。同时,平台能自动识别污染高发区域和季节性规律,相关监测数据实时接入榆林市入河排污口管理系统,为制定治理政策提供更精准保障。
此外,平台对子洲县污水处理厂进行单独精细化建模,并接入9个厂区及车间内摄像头的实时监控,出口处的在线监控设施进行水质超标实时提醒,实现污水处理厂的二三维可视化实时展示与非现场监管功能,进一步减少对企业的打扰。
下一步,子洲县将持续深化生态环境智慧化治理的探索与实践,通过构建生态环境大数据中心,整合各类环境数据资源,实现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推动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记者 冯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