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淡盐水能预防中暑?
流言:天气炎热,多喝淡盐水可以有效预防中暑。
真相:这种说法不够准确。预防中暑,首要任务是足量补水,而非补盐。无论运动量大小,都应主动、少量多次饮水,不要等到口渴再喝。在高温环境下,建议每小时补充500—1000毫升水,水温不宜过高,以免影响吸收。
对普通人而言,日常饮食中的盐摄入量已经超标。如果再额外饮用淡盐水,会进一步加重身体负担,增加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若在高温下进行长时间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导致身体大量出汗,流失了较多盐分和矿物质时,则需要适量补充淡盐水或运动饮料,以维持身体电解质平衡。对于普通上班族和居家人士,白开水就是最好的防暑饮品,没必要刻意喝淡盐水。
无籽西瓜用激素干预过有害健康?
流言:不要吃没籽的西瓜,因为有激素干预,吃多了有害健康。
真相:无籽西瓜通常指三倍体无籽西瓜,是由四倍体西瓜(母本)和二倍体西瓜(父本)杂交育成的。其中,四倍体西瓜是通过秋水仙素处理普通二倍体西瓜使染色体加倍形成的。这样的三倍体西瓜在减数分裂时染色体无法像正常普通西瓜那样配对,因而不能形成完整种子,所以果实基本无籽。
在实际生产中,为了让无籽西瓜顺利坐果,有时会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赤霉素、氯吡脲)来辅助果实发育。但这些调节剂不同于动物激素,使用量和范围也受到严格监管。它们不会改变无籽西瓜的本质特性,更不会带来“激素残留”的健康风险。
哺乳期妈妈生病不能吃药?
流言:哺乳期一旦妈妈生病,吃药后乳汁里会有药物残留,可能影响宝宝的健康。
真相:哺乳期妈妈的确不能盲目服用药物,但绝大多数药物还是较为安全的。如果妈妈生病不吃药,会加剧病情,反而更哺乳期妈妈在用药之前可以先查阅哺乳期药物安全评价体系,其中药物哺乳风险等级分为L1—L5。
L1—L2的药物基本不影响母乳喂养,可以安全服用。而L3—L5类药物需要谨慎,一定要遵医嘱服用。如果病情较重,一定要到医院就诊,并告诉主治医生目前处于哺乳期,同时询问服药期间是否需要暂停母乳喂养。
不吃晚饭能瘦的更快?
流言:减肥可以考虑不吃晚饭,这样瘦得更快。
真相:不吃晚饭可能会导致短期内体重下降,但这主要是因为减少了水分和肌肉,而非脂肪。长期来看,不吃晚饭会导致新陈代谢减慢,身体为了储存能量而增加脂肪储备,反而更容易发胖。此外,不吃晚饭可能引发营养不良、能量不足和情绪波动。
健康的减肥方法是管住嘴、迈开腿。管住嘴是控制总热量摄入,选择低热量、高营养的晚餐如蔬菜、瘦肉或全谷物等,并保持规律的三餐饮食。迈开腿是通过规律和适度的运动来增加热量消耗。
科学的减肥不仅要看每一餐的摄入量,更要关注全天的营养平衡和长期的生活习惯。
停止运动后,肌肉会变成脂肪?
流言:有健身锻炼习惯的人如果停止训练,肌肉就会逐渐变成脂肪。
真相:肌肉和脂肪都是身体组成不可或缺的成分和重要的能源物质,但它们是身体中两种不同的物质。
肌肉组织由肌纤维组成,主要含有蛋白质、水和无机盐等;脂肪组织则主要由脂肪细胞组成,是重要的储能物质。肌肉和脂肪在细胞结构、功能和代谢方式上完全不同,不可能互相转化。
停止运动后,表面看起来肌肉体积变小了,脂肪体积变大了。这是因为肌肉纤维会因为缺乏刺激而逐渐萎缩。这意味着肌肉纤维变细、变小,肌肉量减少,力量下降,但肌肉纤维本身并不会变成脂肪细胞。
同时,停止运动后,身体的能量消耗减少,如果饮食中的能量摄入没有相应减少,多余的能量就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
干货没有保质期?
流言:干货不含水分,也没有保质期,可以长期存放。
真相:事实并非如此。干货也含有水分。干货中可能还藏着细菌、虫卵等,可能霉变或生虫,所以需要及时食用,避免长期储存。
关于“保质期”,我们要走出以下两个误区。首先,根据我国《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保质期的概念是: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因此,只有预包装食品才有保质期,非包装食品则没有这一标识。
其次,保质期仅适用于未拆封的食品。一旦食品被拆封,就不属于“指明的贮存条件下的预包装食品”,保质期也就对其不起作用。所以,一些长保食品只要拆了封,也可能会很快变质。
陕西省科协支持 省科协宣传文化部 陕西科技报 陕西省科普宣教中心 联合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