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气温偏高,太阳辐射使地表温度急剧升高,近地面易催生不稳定的湿热空气团。当高空出现弱冷空气时,“上冷下暖”的温度层结会触发空气的强烈垂直对流,富含水汽的湿热空气团随之快速攀升至高空,受高空低温影响,自身温度急剧下降。此时,空气团中的水汽先与冷空气相遇凝结成小水滴,随后迅速冻结形成细小的冰珠。这些小冰珠在积雨云中随气流上下翻滚,不断碰撞、吸收周围的水滴并进一步凝结成冰,体积和重量逐渐增加。当冰珠的重力超过云层气流的托举力时,便会从高空坠落,形成我们看到
的冰雹。
事实上,冰雹的形成离不开积雨云中强烈的空气对流运动。反观冬季,空气整体稳定性较强,垂直方向的“气流温差”远小于夏季,导致空气垂直对流运动明显减弱。这种弱对流无法为冰雹形成提供必要的动力与环境条件,因此冬季反而难以形成冰雹。
(据上海市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