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
宝鸡市凤翔区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全景展现乡村振兴活力

  丰收节现场


  凤翔苹果


  东白村村民展示刚采摘的辣椒。


  彪角村玉米种植大户展示丰收的玉米。


  商户向群众展示土织布。

  9月23日,以“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的宝鸡市凤翔区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在范家寨镇拉开帷幕。活动充分展现了凤翔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成就,彰显了农民喜庆丰收的精神面貌,激发了农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干劲,营造全社会共庆丰收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凝聚起推进全面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强劲合力。
  此次活动亮点精彩纷呈。乡村振兴成果展聚焦全区特色产品,通过集中展示美酒、美食、民间工艺品、苗木花卉、林特产品等品类,搭建交流平台,推动参展主体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助力特色产品拓宽销路、促进营销;美食雍州展打造沉浸式体验,让群众一站式畅享凤翔特色美食,在味蕾盛宴中共享丰收喜悦,既有效拉动本地农产品销售与餐饮消费,更能为商贸经济加速发展、实现有效增长注入强劲动力;庆丰收画展以艺术为笔,生动记录乡村发展变迁与丰收盛景,既为艺术爱好者搭建展示才华的优质平台,也吸引城市游客走进乡村、感受乡土魅力,在助力乡村文旅深度融合的同时,更让珍贵的乡村文化记忆得以鲜活留存。
  “丰收为实,硕果为佳”。凤翔区各镇用特色产业全方位记录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生动画面,体现出区委、区政府在推动特色产业升级、促进乡村振兴方面的坚定步伐。
  范家寨镇:苹果产业提质升级,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享有“凤翔后花园”美誉的范家寨镇始终将苹果产业作为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核心突破口,以及带动群众增收、实现兴镇富民的战略抓手。全镇积极落实苹果产业提质增效“一稳二改三减四提升”工程,引进“瑞雪”“瑞香红”“维纳斯黄金”等优良品种,累计完成品种改接2000余亩,提高土壤有机质和肥力1.8万余亩,建成冷链仓储中心3座、苹果智能分拣线5条,培育电商主体4户,初步形成集技术研发、技能培训、苹果种植、销售推广、配套服务、存储和深加工及社会化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
  目前,全镇拥有国家级苹果示范园1个,省、市级示范园8个,百亩以上果业基地13家,果业专业合作社22个,苹果产业关联企业16家,成功认证“曹儒”“雍池红”“凤飞翔”等一批知名果业品牌和地理标识。其中,“曹儒”苹果品牌价值达2.57亿元,入围全国乡村振兴果业推荐品牌。“小苹果”已然成为带动群众致富的“大产业”。
  横水镇东白村:辣椒产业承古拓新,历史更久、路径更宽
  横水镇素有种植辣椒的传统。近年来,横水镇东白村恢复种植陕西老品种秦椒8819系列辣椒。2023年试种20亩,因其品质优良,上市后便受到市场广泛认可。2025年,东白村将秦椒种植规模扩大至110亩,并与宝鸡市农科院合作,引入地膜直播技术进行试验种植。地膜直播技术采用麦椒套种,既解决耕地非粮化问题,又额外收获一季小麦,亩均收入增加近千元。目前,直播辣椒表现出生长旺盛、结果量大的特点,每亩可节省育苗移栽人工成本约200元。
  东白村采取“随摘随卖”与“边摘边烘烤”相结合的销售方式,将鲜辣椒近销西安、宝鸡、咸阳、铜川等地,将烤干椒及辣椒面等产品远销湖南、四川、重庆等地,有效提升了产品附加值。从生产实际及市场销售情况看,只要加强田间管理,提升产量,秦椒凭借其优良品质,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彪角镇:高标准农田强基增效,质量更高、效益更好
  “2025年,我们镇累计种植粮食13.48万亩,小麦平均亩产516.65公斤,示范田平均亩产达689.8公斤。”彪角镇党委书记李少宁站在地头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据了解,彪角镇采取“四链融合”的策略,在今年旱情严重的情况下,粮食产量依然取得了大丰收。
  党政同责,激活“指挥中枢链”。制定《陕西省粮食生产“吨粮镇”示范创建工作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村党支部书记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全面落实“田长制”,设立“指挥田”,严守8.2万亩耕地红线,完成“秋粮扩种”1万余亩,形成党委引领、多方参与的粮食产业新模式。
  项目提质,筑牢“攻关突破链”。实施2.5万亩高标准农田提升改造,建成20个百亩攻关田、6个千亩示范方,进一步实现“小田并大田”。推进农业机械化、粮油绿色高效提单产等5个项目,配套大型机械13台、其他设备51台,为种植户提供增产补助246万元,建设6个烘干仓储场地,为群众免费落实统防统治5万余亩。
  慧农精管,锻造“高产进阶链”。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合作,创建4所农民田间学校;制定布局实施意见、明确3—5个主栽品种,推行药剂拌种、精量播种等技术,建立1万亩优质品种繁育基地,示范区良种覆盖率达100%;以小麦“3335”、玉米“5335”技术为重点,推广先进种植模式,引进智能农机装备,开展社会化服务,提升生产标准化水平。
  示范引领,延展“样板辐射链”。建设1个市级粮食大面积提单产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基地,打造“1+6”示范区,培育30户现代农业科技示范户。推行“企业+新型主体+农户”订单生产模式,引导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实现规模经营。目前,全镇共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48户,流转面积达5.1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3%。
   长青镇石头坡村:大葱产业塑牌赋能,特色更显、品牌更响
  长青镇石头坡村聚焦特色产业发展,成功建成凤翔区长青大葱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为村级产业提质增效搭建核心平台。围绕产业需求,石头坡村购置农机120余台,成立农机服务队,就近解决了51名村民就业问题。2024—2025年度,石头坡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800余万元,村民在合作社务工收入达131万元,分红32万元,形成党建引领、产业带动的致富链。
  2025年,长青镇石头坡村持续深耕“优质葱苗+机械耕作+科技指导”托管式服务,扩展一茬育苗20万盘,大葱种植面积达5000亩。同时,积极探索大葱农产品深加工路径,培育农村电商经营主体,打通线上线下销售矩阵,擦亮长青大葱“金名片”。“我们的目标是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破千万,助推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快速发展,以特色产业为引擎,带动全村乡村振兴工作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长青镇石头坡村党支部书记潘勤珠说。
  “中国农民丰收节”既是颗粒归仓的喜悦时刻,更是守护民生福祉、筑牢国家粮食安全的坚实根基,承载着科技赋能农业生产的创新实践,也彰显着农业产业化链条不断延伸的价值力量。而宝鸡市凤翔区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丰硕成果,正是千年雍城积淀的耕作智慧与现代高效农业生产力深度融合、碰撞出的璀璨结晶。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