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陕西计划在全学段普及人工智能教育
   本报讯 (记者 张祎豪)10月9日,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陕西省推进“人工智能+教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计划》)近日印发。
  《计划》指出,我省将把“人工智能+教育”纳入“十五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全学段普及人工智能教育,全方位赋能教学管评研创新应用,形成高效、安全、普惠的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态。到2027年,全省中小学全面落实人工智能教育要求,培育20个左右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在职业院校分别建成10个左右优质特色“AI+专业群”和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在高等学校布局60个左右优质学科专业,建立5个左右人工智能学院,立项30个左右科研计划项目,打造“人工智能+教育”重点实验室;全省培养500名左右骨干教师,围绕教学管评研等五大领域遴选一批典型应用场景案例,打造100所左右实验学校,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教育强省建设。
  《计划》的重点任务是完善“人工智能+教育”基础环境、打造“人工智能+教育”重点应用场景、推进人工智能教育、提升师生人工智能素养、深化研究引领与国际交流等5项。
  我省将持续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升级陕西智慧教育综合服务平台,汇聚人工智能相关数据、资源和工具,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高校建立人工智能平台,通过购买服务、联盟共享等方式,形成人工智能算法、算力和大模型应用的公共支撑能力;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培育“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学校,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开展人工智能应用试点,研发、应用教育垂直大模型和应用智能体,为师生提供智能备授课、教研、答疑、测评、学伴等应用服务,探索大规模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学习路径;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和行业特色高校增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或新兴交叉目录外专业,支持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建设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实训室和人工智能“微专业”,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成立“AI+数字化”微专业教学中心、打造人工智能专业集群、联合企业共建虚拟仿真实习实训基地和“AI+产业学院”;鼓励各地各校开展课程体验、实践操作、跨学科融合等活动,提升学生应用与创造能力,鼓励职业院校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室,采用项目驱动与案例教学,提升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托“一带一路”联盟搭建人工智能教育学术交流创新平台,支持高校人工智能相关领域中外合作办学、举办国际会议,支持相关领域师生出国留学,开展师生国际化培养。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