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流言榜

陕西科技报
  阴天就不需要防晒?
  
  流言:秋季阳光不那么强烈了,阴天完全没必要做防晒。
   真相: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防晒霜能通过阻挡或吸收紫外线(主要包括UVA和UVB)来减少皮肤损伤。其中的UVA可穿透云层和单层玻璃,是导致光老化和皮肤癌的主因,而UVB在阴天仍存在一定辐射量。换句话说,即便在阴天或室内,紫外线也会通过云层、玻璃或地面反射等途径到达皮肤,造成累积伤害,长期忽略会增加光老化风险。
  因此,无论晴天阴天,外出时都应根据紫外线强度涂抹防晒霜(阴天可选较低SPF值),尤其在开车、靠窗位置或高反射环境如水面、雪地。建议养成日常防晒习惯,认识到紫外线伤害的隐蔽性,避免因“看不见太阳”而忽视防护。
  备孕吃碱钙能生儿子?
  
  流言:胎儿性别与体质酸碱有关,备孕吃碱钙能生儿子。
   真相: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胎儿的性别由精子携带的性染色体(X或Y)决定,在精卵结合瞬间就已确定,与所谓“酸碱体质”毫无关联。“酸碱体质”本身就是伪科学。
  人体各部位酸碱度由精密生理机制调控(如血液pH严格维持在7.35—7.45),日常保持相对稳定,不会轻易被饮食改变,更别提影响生殖细胞了。建议大家不信谣不传谣,科学备孕应多多学习孕产相关知识,注重营养均衡和健康管理,而非追求性别选择。
   孩子不上学就不着急接种疫苗?
  
  流言: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在学龄前可以延迟疫苗接种,等到开学前补种疫苗也不迟。
  真相:这是一种误区。疫苗的每一针接种时间都经过科学研究制定,严格遵循时间表,旨在让孩子在疾病风险最高的年龄段及时获得保护。尤其是幼儿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容易感染麻疹、百日咳、脊髓灰质炎等传染病,一旦感染,后果非常严重。
  延迟接种等于在孩子免疫力最脆弱、最易暴露于病原体的关键时期,主动放弃了至关重要的防护盾牌。不仅会延长孩子暴露于病原体的危险期,还可能导致后续剂次连环延迟,使疫苗整体保护效果大打折扣。
  咖啡灌肠可以排毒、减肥?
  
  流言:咖啡灌肠可以促进肠道蠕动,进而排毒减肥。
  真相: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咖啡灌肠排毒减肥不仅没好处,还可能存在健康风险。从灌肠液的选择、体位摆放、插管深度,到液体温度、操作节奏、术后监测,每一个步骤都有明确规范,稍有不当就可能引发严重副作用。尤其对于肠梗阻、术后恢复、肾功能不全等患者,灌肠更是被明确列为禁忌。正因为专业性强、风险高,灌肠在医院里都属于慎用措施,是在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或不适用时的备选方案,更不适合在家里随意模仿。
  与其相信这种“偏门”做法,不如回归基本:规律作息、均衡饮食、科学运动,这才是保障身体健康与控制体重的正确做法。
   AI能准确解读体检报告?
  
   流言:AI现在非常“聪明”,能够像医生那样准确分析体检报告,给出健康建议。
   真相:这种说法夸大了事实。在大语言模型的帮助下,很多机构都推出了能够解读体检报告的AI,其中一些机构还使用医学数据对模型进行了“专项优化”,提高模型的可靠性。这些AI能对体检报告单上的项目进行识别分析,以通俗的方式进行解读,给出相关建议。
  但是,AI解读体检报告的准确性还存在较大问题,仅凭一张体检报告很难结合患者的过往病史进行综合判断。此外,AI解读出的体检报告还可能存在“AI幻觉”,导致解读出的体检报告看似合理,但实际上包含错误的信息。
  总之,AI解读体检报告可以作为参考,但不能过度依赖,更不能把它当成权威诊断。对体检报告有疑问,最好还是咨询专业医生。
   焦虑症只是心理脆弱不是疾病?
  
  流言:焦虑症不是一种疾病,只是处于一种比较脆弱的心理状态。
  真相:这种说法没有科学道理。焦虑症是一种真实的疾病,而且无法仅靠自我调节情绪克服。焦虑症又称焦虑障碍,以病理性焦虑为主要表现。病理性焦虑是指持续紧张不安、过度担忧,即使现实生活中的客观问题已经解决,这种焦虑情绪还会持久存在,无法控制。
  此外,有的患者以躯体症状为突出表现,例如肌肉酸痛、发抖、心悸胸闷、气短、胃肠道不适、头晕头疼、口干等。总之,焦虑症不应该被视为“心理脆弱”或“心态、情绪不好”,而是需要正视、规范治疗的疾病。如果出现持久且没有原因的焦虑和担忧,而且伴有躯体不适,应及时就医,配合治疗。

陕西省科协支持 省科协宣传文化部 陕西科技报 陕西省科普宣教中心 联合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