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吕超)10月14日,院士专家与咸阳市领导干部座谈会在咸阳市召开。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冯长根,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彦仲,中国工程院院士、省科协主席蒋庄德,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军,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坚出席会议并发言。省科协党组书记李豫琦,咸阳市委书记、市长冷劲松出席会议并讲话,省科协常务副主席李肇娥介绍年会专题调研情况。省科协副主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赵祥模,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长肖金成,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陈志敏,陕西省航空学会理事长何国强,中国西电集团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文兵,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张小宁等作交流发言。
孙军、陈坚、何国强、张小宁、张文兵等5位院士专家围绕第四届陕西省科协年会专题调研成果,聚焦咸阳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实例深入分析咸阳市在新型电子显示及半导体、新型电力和输变电、空天海装备配套、新材料、食品等5条重点产业链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提出了技术研发突破、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平台搭建、专业人才培育等针对性解决方案,为每条产业链破解难点、堵点问题制定了精准路径。冯长根、张彦仲、蒋庄德、赵祥模、肖金成、陈志敏等院士专家围绕各自专业领域,对咸阳市产业升级与科技赋能提出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建议,为咸阳市推进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李豫琦向各位院士专家、全国学会、省级学会对省科协工作及咸阳市发展给予的重视和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本次座谈会既是省科协年会的重点活动之一,也是省科协与咸阳市委、市政府深化合作,汇聚高端科技智库,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举措。希望各位院士专家及广大科技工作者进一步深化与咸阳市企业、科研院所的对接合作,助力咸阳打造具有全国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省科协将持续深化会地合作,推动更多院士专家工作站、学会服务站在咸阳落地,引入更多高端智力资源,围绕咸阳主导产业,开展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训等服务,助力咸阳构建四链深度融合生态体系,为咸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贡献力量。
李肇娥介绍了省科协年会和专题调研工作开展情况。省科协年会自2022年创办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下,始终以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定位,聚焦举办地重点产业链发展难点问题、前沿学科关键问题及科技人才建设需求,搭建起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综合性平台。召开此次座谈会,目的是以调研中发现的实际案例为切入点,精准定位产业发展的难点、堵点、痛点,结合国家重大战略与行业发展趋势,为咸阳产业升级“支招引路”,推动产业链互补整合,为咸阳新质生产力培育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冷劲松对省科协组织此次院士专家与咸阳市领导干部座谈会表示感谢。他希望院士专家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十五五”发展规划和“131”工作布局建言献策,更好在科技创新、产业迭代、人才引育等方面牵线搭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希望省科协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产业咨询、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推动更多创新资源向咸阳聚集。咸阳将当好院士专家和各类人才的“后勤部”,让四海英才在咸科研安心、发展顺心、生活舒心。
第四届陕西省科协年会专题调研是本届年会的重点工作之一,由省科协和咸阳市委、市政府统筹设计、协调推进,省级学会和有关企事业单位牵头实施,咸阳市有关单位参与配合。68名高层次专家组成调研团队,通过现场走访、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咸阳60余家电子显示、电力装备、高端制造、新材料、食品领域的大中小微园区和企业走访调研,开展科技服务,形成调研报告和决策咨询报告。
省科协,咸阳市委、市政府部门负责人,全国学会、省级学会、部分企业代表共70余人参加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