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区块链技术赋能供应链金融保兑仓融资风险管理模式创新与实践探究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罗辉辉 梁佳怡 刘晨瑶

区块链赋能供应链金融保兑仓融资模式业务流程


  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正通过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提高要素配置效率等方面来推进。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供应链金融中保兑仓融资作为一种创新型融资模式,能够有效解决产业链上下游三方协作问题,优化资金流并增强供应链稳定性。相关研究表明,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在短期内可提振企业市场表现,长期上则有助于提升企业整体价值。同时有研究强调,为促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必须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特别是在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的战略背景下,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需要根据供应链经济的新特点,科学设计供应链金融的新布局。
  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潜力受到广泛关注。基于行业联盟链的管理模式,行业建议需持续推进数据上链,完善区块链底层系统架构,以提升企业融资效率并防范系统性风险。相关研究深入分析了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机理,提出了结合区块链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保兑仓融资模式创新方案。该方案旨在解决以保兑仓融资为代表的供应链金融中存在的信用传导难题,从而有效降低产业链各环节企业的融资成本和征信成本。在供应链管理中,信息共享与透明度提升是确保高效运作的关键。区块链技术的赋能,为增强供应链信息透明度和可信度提供了 新的 路径。本研究聚焦于探讨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保兑仓融资模式中的应用与变革,旨在通过技术赋能,进一步加强企业的健康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完善,促进金融生态的优化。
  区块链赋能供应链金融保兑仓融资模式是一种融合了区块链技术优势,对传统保兑仓融资模式进行优化和创新的金融服务模式。它通过区块链技术的融合,能有效提升信息共享与透明度,强化信用风险管控,降低操作风险。
  区块链赋能供应链金融保兑仓融资模式基于区块链技术,首先要求该供应链上各参与主体共同登记签订四方协议,区块链通过分布式账本真实记录协议情况,并在后续过程中记录该行业货物出入库信息、订单详情、企业交易流水等数据。以便增强数据来源的真实性,更好解决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用不对称、核心企业信用无法传递、核心企业自身信用判断等问题,确保资金的稳定流向,从而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
   一、信息共享与透明度提升
  在传统供应链金融保兑仓融资模式下,信息不流通、孤岛现象普遍存在,各参与主体如融资企业、核心企业、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信息流通受阻,数据分散且封闭,导致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极大地制约了融资效率与风险管理效能。直到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信息共享与透明度提升的大门才被打开,这一困境也得到了革命性的解决方案。
  区块链通过构建分布式账本,将供应链上的各类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货物出入库记录、物流运输轨迹、企业交易明细、财务状况等,以加密形式存储于多个节点之上,实现了数据的去中心化存储与共享,彻底打破了信息流通的壁垒,让原本孤立的数据岛屿得以互联互通,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数据生态系统。
  二、信用风险管控强化
  在供应链金融保兑仓融资业务领域当中,信用风险时刻威胁着金融机构的资金安全,也时刻威胁着供应链金融保兑仓融资业务领域的顺利推进。而区块链技术的融入,一方面,带来了创新的信用风险管控应对策略,借助区块链技术从根本上构建起坚实可靠的约束风险发生的信用体系和利用智能合约保证履约多样化等手段,从而大大提升信用风险的防范效应。另一方面,区块链技术在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搭建了一座更加真实、可靠、完整的信用桥梁,其独特的分布式账本、不可篡改的数据和可追溯的信息为企业信用建立了更加可靠的保障。当金融机构获得相应授权后,便能够即时、详细地获取企业在供应链各环节的交易经营数据,进而精准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偿债能力和信用等级,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加可靠的信用保障,有效降低潜在信用风险的发生。保障整体资金、业务安全顺利进行的同时也为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操作风险降低
  在传统供应链金融保兑仓融资业务流程中,操作风险可能发生于各个环节,时刻威胁着业务的平稳运行。从合同签订、货物监管到资金拨付、提货指令执行等各个环节,均依赖人工操作与线下沟通协调,繁琐的流程不仅效率低下,还极易因人为疏忽、信息传递延误、违规操作甚至恶意欺诈等因素,引发操作失误与欺诈风险,给金融机构、企业带来经济损失,阻碍供应链资金的顺畅流转。区块链技术的深度应用,通过流程自动化与简化、减少人为错误与欺诈等多重举措,巧妙绕过这些可能存在的风险,为保兑仓融资业务开辟出了一条安全、高效的道路。
  

本文系202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保兑仓模式”(项目编号:S202313123066)研究成果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