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祎豪)11月3日,记者从省水利厅获悉,我省以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雨量站、水文站等“三道防线”,在提高山洪灾害防御能力上取得显著成效。
测雨雷达可以通过雷达监测“云中雨”,再结合降雨预报模型,有效延长洪水预见期。我省已在渭南市华州区,西安市蓝田县,汉中市佛坪县、镇巴县建成4部X波段测雨雷达,并在此基础上建设组网平台,共享接入气象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及24小时、6小时、2小时降雨预报数据,形成场次降雨空间和时间维度全覆盖。与雨量站预警相比,测雨雷达预警覆盖范围广、预警时效早,雨量站需积累一定降雨数据后才能产生预警,而测雨雷达可通过临近预报提前发布,为群众避险转移争取宝贵时间。今年汛期,省水利厅共发布965期雷达预报预警,确保了山洪灾害危险区人员安全,实现了零伤亡。
省水利厅建立了预报预警、监测预警、现地预警三阶段递进式预警叫应机制。入汛以来,省水利厅联合省气象局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131期,新增山洪灾害风险提醒预警、临近预报预警、雷达预报预警等三种短临预警形式,通过工作简报、“水润三秦”微信微博平台、主流媒体等累计发布各类山洪灾害预警1410期,递进式滚动更新蓝、黄、橙、红色预警,平台自动发送78.6万条预警短信、智能外呼6.87万次直达6.04万名危险区基层责任人,确保了山洪危险区群众生命安全。
下一步,省水利厅将进一步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山洪灾害、江河洪水监测预警,持之以恒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各项工作,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活保障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