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我省3位青年科技工作者获2020“科学探索奖”
  本报讯 11月14日,2020“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九大领域的50位青年科技工作者获奖,每人各获腾讯基金会3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其中,我省西安交通大学的常超、西北工业大学的李学龙、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李赞,获信息电子领域2020年“科学探索奖”。
  常超,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特聘教授,主要从事高功率微波等离子体、太赫兹生物学研究,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曾获2016年度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陈嘉庚青年科学奖、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发表SCI论文44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项,建立了HPM输出窗二次电子倍增、气体脱附层中等离子体雪崩理论模型,提出周期性表面和谐振磁场两种抑制电子倍增、提高HPM窗击穿阈值的新原理和新方法。发明的超高功率容量窗,在几十亿瓦功率HPM实验中,证实可显著提高功率容量达4倍,突破了HPM系统功率容量瓶颈。
  李学龙,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导,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校学位委员会委员。致力于光学观测和光学监控等工程应用,尤其光学成像与光学影像管理和处理之间的关系。在我国多个载荷研制任务中发挥作用,任某测绘卫星高光谱相机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某光学卫星高光谱成像仪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等。继承、倡导和推动国家“海洋光学”和“水下光学”的工程应用和理论探索。在工程和计算两个领域入选全球高被引学者。
  李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首届国防卓青,入选“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曾获“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从事高安全、高可靠通信领域的相关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等课题40余项,研制出流星余迹应急通信系统、认知抗干扰跳频芯片、无线传感网频谱监测系统等。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一等奖、陕西省科技二等奖等,以第一作者出版学术著作3部,发表SCI、EI检索论文200余篇。
  “科学探索奖”作为国内首个由互联网企业设立的科技公益项目,于2018年发起。评选过程中重点关注独立性、创造性、变革性和可行性,鼓励自由探索。奖项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支持在中国内地和港澳地区全职工作的、45周岁及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每年评选产生50位获奖人。
  今年评出的50位获奖人平均年龄不到40岁,其中女性5位,35岁及以下获奖人6位,最年轻的仅30岁。 
  

(本报记者 周 励)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