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四个聚焦”构建陕西高校大科普格局
西安文理学院 魏娟辉
  科普工作是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内生动力。2021年6月,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重申科学素质的重要性,强调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科学普及与传播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各取所长、各尽所能。高校作为创造知识、传播文明、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拥有丰富优质的科普资源,在培养科普创新人才,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陕西作为一个科教大省,拥有90多所高校以及众多的科研院所,如何对高校的科普资源进行合理充分的利用,既推动高等教育阶段科学教育和科普工作,又面向社会共享科普资源,提升公民的科学素质,形成协作联合的大科普格局,对于促进陕西创新驱动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文化软实力,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陕西高校在全省科协系统和科技部门的引领下,通过“四个聚焦”,不断推进大科普格局构建。
  聚焦政治引领,勇担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大会上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当前,我国正面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强大科技竞争以及科技封锁,只有不断提高全民族科学素养,培养高素质大军,才能夯实国家创新发展的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
  作为高等教育主体的大学,拥有雄厚的师资、教学和科研力量,实验室、图书馆、研究基地和博物馆等更为丰富的科普场馆。高校也有通过讲座、参观、志愿活动、市民大学、老年大学等各种方式开展科普活动、建立科普基地的基础。充分利用高校师资及场馆资源构建“大科普”格局,是既节省社会资源又充分发挥高校服务社会功能的有效途径。2022年4月,中国科协命名800个单位为2021-2025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陕西有26家单位入选,其中8个场馆设立在高校。高校应全面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地扛起中国科普事业的大旗,充分发挥高校的科普资源优势,提升公众科学素质,不断加强对科研、科普的政治引领,建设科技强国、服务陕西发展战略、履行社会责任,进一步增强做好全民科学素质普及的责任感、使命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聚焦人才培养,探索科技人才服务方式及队伍建设
  科普人才是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和增强科学传播能力的重要保障。在我国,科普专业人才较为缺乏,高校更是鲜有专门的科普教职,尽管我省有陕西师范大学培养科学教育研究生,但主要为基础教育培养科学和信息技术师资,没有专业的科学普及、科学传播方向的人才培养。《纲要》中也提出,“十四五”时期,推动设立科普专业,推动高等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开设科学教育本科专业,扩大招生规模,同时要建立高校科普人才培养联盟,加大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培养力度。
  在培养专职科普队伍的同时,要壮大兼职人员的队伍,在省科协的政策鼓励下,各高校充分发挥学科资源的优势,鼓励和支持科技工作者和大学生志愿者投身科普事业,组建科普教学团队,壮大兼职科普队伍,并有效发挥现有科普讲师团、科普场馆讲解员、科普志愿者的作用,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开放式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发挥学校科协的科普实践作用,让学生在科普活动中增强自身的科学素养,同时成为公众理解科学的传播者,培养热爱科普,愿意为科普教育做出贡献的人员。
  聚焦共建共享,协同推进多元主体构建大科普格局
  《纲要》明确提出,各级政府应强化组织领导、政策支持、投入保障,激发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基层组织、科学共同体、社会团体等多元主体活力,激发全民参与积极性,构建政府、社会、市场等协同推进的社会化科普大格局。高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也是能够利用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进行科普服务的主力军,但目前我省高校都没有开展科普工作的建制化要求,也没有设科普系列的职称评定制度,科普服务大多处于自发自觉的状态。近年来,陕西省科协与高校在科技创新方面不断加强合作,陕西高校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陕西省提升公众科学素质计划等项目,为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必要的科研条件,同时也在构建大科普格局,提升高校科技工作者的科普意识和科普能力。
  高校充分利用科技资源优势,形成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共建共享的协同优势,将大学的科技人才、科普展馆、校史馆、博物馆等与科技馆联合形成横向的互联共享机制,形成各具特色又协同推进的大科普格局。另外,在教育“双减”的大背景下,高校与中小学更应形成大中小学一体化的科学素养培育建设体系,主动对接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协同培养青少年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公民科学素质提升要“从娃娃抓起”。
  聚焦科技创新,积极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
  科学技术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需要创新人才作为强有力的支撑,大力推动科普事业的发展,提升国民科学素质,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深度参与和主动作为。2021年3月,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启动,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陕西各高校积极参与平台建设,发挥科技人才对秦创原的引领支撑作用,助力陕西高质量发展。秦创原平台进一步激活了高校科技人才的创新动力,在创新发展的勃勃生机下,“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也在形成合力,科学普及是创新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化的科技创新与社会化的科学普及之间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关系。
  一年多来,秦创原已成为陕西创新发展的新名片,成为全省各高校科技创新高地的总源头,这张名片的科创传播效应日益凸显。高校在培育创新文化土壤,砥砺创新创造,践行科技为民,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上又多了一个高质量的平台。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和动力也持续高涨,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公民科学素质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与日俱增。

陕西省提升公众科学素质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1PSL142)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