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上路骑行 先学“刹车”
  近年来,随着低碳出行理念的普及和骑行文化的兴起,自行车骑行运动在城市迅速升温。然而,在这一健康风尚兴起的同时,也出现了闯红灯、竞速飙车、蛇形变道、占用机动车道、未成年人违规骑行等漠视交通法规的问题,甚至酿成交通事故。
  漠视规则的背后,是法律认知的模糊与监管的缺位。部分骑行者将违反交通法规视为“无伤大雅”,甚至抱有“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对自行车限速等问题尚无明确规定,这也导致自行车骑行者即便以远超电动自行车的速度在城市道路上飞驰,也难以被有效约束。因缺乏法律依据,执法部门只能对闯红灯、逆行等显性违法行为进行小额罚款或口头教育,威慑力有限。
  城市管理者需要在骑行者的需求与城市管理之间找到平衡点。在一些“骑行友好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覆盖广泛,但配套的路权划分与安全教育却未同步跟进。例如,城市慢行系统尚不健全,骑行道数量有限;部分路段非机动车道被挤占的现象严重,骑行者被迫与机动车争道;骑行协会的教育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守交规、戴头盔、夜骑亮尾灯等安全意识尚未成为群体自觉。
  破解乱象,需从“刹车意识”的培养入手。其一,完善法规细节。相关城市可在热门骑行路线设定分段限速,明确禁止未成年人参与公路竞速活动,并要求团体骑行备案,避免“野团”无序聚集。其二,强化执法与教育。交管部门可联合骑行协会开展专项整治,对超速、闯红灯等行为严格处罚,并将骑行安全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培养遵守规则、安全出行的骑行文化。其三,借力技术监管。交管部门可在骑行热门区域布设测速等设备,实时捕捉违规行为,并通过APP推送安全提示,形成“人防+技防”闭环。
  骑行应是绿色健康的城市风景,而非危险的“马路竞速”。文明骑行折射出公民的素养与城市的治理智慧。骑行者只有学会在规则前“刹车”,才能让车轮驶向运动与安全的平衡点。
  

(张江舟)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