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16年9月2日
解密
  比翼鸟连理枝并非传说
  在中华文化里,讲述韩凭夫妇爱情故事的“连理枝、比翼鸟”传说一直在民间流传。如今,这个传说得到了四川大学教授姜生的汉墓研究成果的证实。日前,长期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姜生教授根据收集的汉墓画像资料,通过研究,证实了韩凭夫妇之间爱情故事的真实性。
  除了完整记载韩凭夫妇故事的《搜神记》以外,在《太平寰宇记》等古籍中,也认为这段故事是中国最早的爱情传奇。另外,这段故事也被认为是“梁祝化蝶”“孔雀东南飞”等民间传奇的源头。韩凭夫妇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也在李白、白居易、李商隐等诗人的作品中被广泛流传。
  据封丘县县长王献臣介绍,坐落在封丘县的青陵台遗址、息氏墓、韩凭息氏祠堂等古迹目前保存完好。封丘县将深入挖掘这些文化资源,发挥区位优势,发展文化产业。
  (陈晓东) 

  先秦平民百姓自称“朕”
  “朕”最初的字义指自己(自身),是第一人称代词,我国最早的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对“朕”的解释是:“朕,身也”。《说文》中则解释为:“朕,我也”。《诗·大雅·韩奕》中有“无废朕命”,《楚辞·离骚》中有“朕皇考曰伯庸”的记述,都是第一人称代词。东汉蔡邕在《独断》中则阐述得更为直接:“古者尊卑共称朕。”因此,“朕”最初就是第一人称“我”“我的”代称,不论尊卑,人人都可自称“朕”。
  “朕”的分水岭出现在秦朝。先秦时,诸侯国君主一般自称“孤”“不谷”“寡人”。随着秦朝建立,秦王政(秦始皇嬴政)创立皇帝尊号,规定“朕”专作皇帝自称:“天子自称日朕”。自此,“朕”便由大众普遍使用的自我代称而变成了皇家的专用代称,染上了“唯我独尊”的色彩,平民百姓谁再敢自称“朕”,那便要获罪杀头了,普天之下只有皇帝一人可以使用“朕”这一称谓。这个称谓从此一直流传至辛亥革命中国帝制终结。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不可“戏说”,一定要尊重史实,不能一“朕”到底。
    (钟 华)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