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一年国考季。近年来,国考热度不退,报名人数一直在百万以上,这其中,除众多应届毕业生外,许多“海归”、职场人士也纷纷加入报考队伍。今年,又有不少国考考生将踏上通往公务员的征程,那么,这群渴望成“公”的人们为何选择国考?他们如何看待公务员岗位?
盼职业稳定应届生全力以赴战国考 杨兰出生在商洛的一个小县城里,长期以来,她最大的心愿就是毕业以后能谋取一份“公职”。为此,现在她正全力备考。在她看来,公务员是一份体面且稳定的工作,虽然工资并不高,但由于当地生活成本也不高,只要能拿到2000多元的工资,她就很满意。
和很多学生一样,其实,在杨兰心里,也曾有过到大城市打拼的梦想,她曾准备趁年轻到北上广深去闯荡,但随着毕业时间的临近,她和身边许多同学一样,想法趋于现实。“若能找到一份体面且稳定的工作,这对自己以及家庭更为实际,至于工作内容自己是否喜欢,已无所谓。”杨兰说。
海归硕士花上万元报班备考
从美国某高校毕业的王冰就热衷公务员这一“铁饭碗”。去年,王冰在美国拿到经济学硕士学位后,本想跟同学一样,能回国捧个高薪的“金饭碗”,但最终,他未能如愿。于是,经过慎重考虑,今年下半年,他决定投身国考。
在王冰看来,自己更看重公务员工作的稳定,公务员岗位会有更多机会锻炼自身能力。如今,坚持要考取公务员的他笑称,自己已成了“全职国考生”,已潜心复习了三个多月,每天过的都是从家到培训班“两点一线”的生活。为了国考,王冰参加辅导班就花费过万,尽早挤进公务员队伍,是他当前最大的愿望。
“商二代”不愿接班选择国考 “家里人都是经商的,父母希望我走条不一样的路,于是,照着他们的意思,我报考了公务员。”一谈起备战国考的初衷,陕西90后小伙白枫有些无奈,他是被迫走上这条路的。
白枫是北京某高校的一名应届毕业生,由于家里都是商人的缘故,父母在他毕业前为其安排了两条路,一是努力成为一名公务员,二是是回家做生意,当一名商人。不愿过早成为商人的白枫最终选择了国考之路。在今年下半年,白枫制定了学习计划,报名了某培训机构的国考培训班,并从此开启备战之路。
“小老板”渴望挤进“体制内” 去年从法国留学回来,安康姑娘刘丽选择回老家创业,当起了小老板。虽然月收入能达到近万元,但小城市过分安逸的生活仍让刘丽不满意,她更渴望到大北京这样的大都市去生活。
找到一份稳定工作,扩大自己的朋友圈,过上丰富多彩的生活,这是刘丽追求的大都市生活。在她看来,当上公务员,挤进“体制内”,获得一个北京户口,是她实现这种生活的第一步。
(吕春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