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节气养生的文章不计其数,你心里面一定有过这个疑问:节气饮食养生的说法靠谱吗?下面就请陕西中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营养科辛宝主任医师给大家揭秘节气与饮食养生的关系。
节气饮食习俗过气了吗
首先,应该看到节气民俗与过去农耕社会形态有关,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二十四节气与农耕文化一样已非主流文化,所以很多人说,节气饮食习俗已经过时了,但我认为不少内容仍然具有实用价值,它可以提示人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变化。
就节气饮食内容来说,不光是有很重要的营养科普价值,伴随其中的一些习俗也很有值得从健康生活方式、文化价值传承方面去推广,有些甚至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比如冬季节气里的画九,立春里的咬春,吃春盘活动。
节气饮食是不是养生保健
当有人问我节气饮食是养生保健吗,我回答是。
中国古代讲究“不时不食”,节气饮食既反映了这一思想,又体现了人们对自然变化的崇敬。而很多顺应时节的饮食习俗又反映了当时的饮食生活条件和人们的一些食材选择和搭配方面的一些健康观念,中医讲究三因制宜,其中因时制宜,讲的就是物侯时节;因地制宜、在不同地区的节气饮食差异上也有所体现,说的也是这个问题;因人制宜,根据个人身体情况。
而节气习俗,它不是以一天或者两天为一个周期,它是把整个四季生活方式划分为了收物候影响的24个时段,在上一个节气和下一个节气的区间里,人们可以顺应自然和中医理论调整自己的人或方式,如冬天早睡晚起,春季助阳生发,这种生活方式管理本身就是养生。可以称作节气即生活,生活即养生。
节气饮食养生的健康价值
节气饮食养生并不是在相应的节气里简单的吃一些应景的餐饭,而是关注和应用相应时节区间里的食材的健康选择以及搭配,根据阴阳体质的变化调整一年时段的饮食内容,就民间流传的节气饮食食材与习俗,除去有一些不实或者过分渲染的传说,大多数还是来源于百姓的生活经验,对于预防时病,促进健康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人们可以从节气饮食变化的过程中更好的调整自己的身体状态,参加相应的社会活动,增强社会能力,可以通过节气风俗中的情感交流和价值传递,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整体促进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健康。
节气饮食养生怎么做
顺应节气,调整饮食生活方式。做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用节气饮食习俗帮助我们选择应季的食材,进行饮食搭配。
参与传承一些节气民俗,强化对自然与生命的尊重,不暴殄天物,不逆时而为。
注意根据物候变化,通过饮食防病治病。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辛宝)